“莫要自誤!”中年人神色嚴厲地看著他:“老夫現在還能容忍你,是看在你能破開輪回之術的份上,勉強有了可以與老夫坐而論道的資格。但這並不是你的免死金牌,所以,切勿挑戰老夫的耐心。”
洛子銘無所謂地聳聳肩,道:“這麼說起來,我現在還是有些利用價值的?”
中年人倒也不否認,微微頷首道:“不錯!所謂‘道無先後,達者為師’,你雖然年輕,但隻要對道有所感悟,所想所說能有新意,哪怕是荒謬絕倫之言,老夫也能容你說完。”
洛子銘不屑哂笑:“然後呢?等我說完了,你再殺了我?”
“殺你?”中年人不屑一笑:“老夫從不殺與道之一途有所見解之人,隻會選擇與之合道!”
“合道?”洛子銘不解:“怎麼個合道法?”
中年人略一思索,答道:“所謂合道,自然是以你我之道,彼此相融,合為一處,永生共存。”
見洛子銘的表情愈發疑惑,中年人微微搖頭,隨即揮手一招。
立刻,左側的書架之上,一本厚厚的古籍便淩空飛來,徑直落在他的手中。
中年人將這本書籍鄭重地擺放到書桌上,卻沒有翻開,而是把手放在了書籍紅色的封麵上,輕輕一拂。
洛子銘注意到,這本書被中年人擺放的橫平豎直,每條邊都和書案呈平行之勢,看上去一絲不苟,令人大有賞心悅目之感。
下一刻,一團火焰從書籍之上騰空而起,書房內的溫度驟然升高。
這團火焰約有拳頭大小,從內向外依次呈現出五彩之色,看上去絢爛至極。
然而洛子銘卻沒有被這團火焰迷人的外表所吸引,反而把注意力放在了火焰最中心處。
那裡,有一個硬幣大小的人形虛影正盤膝而坐,麵容雖模糊不清,但卻寶相莊嚴,散發著無窮的神聖光輝。
很像是他們之前在香堂中,那尊掌管著火元素之力的赤色神像虛影。
中年人得意微笑,解釋道:“此即火之道,乃八百年前被一狄姓方士所得,老夫偶遇此人,與之坐而論道三月之久,期間大小百餘戰,終於說服其與吾合道。”
說著,他隨手一揮,火焰瞬間沒入書籍之中,消失不見。
中年人又搖動手指,將書籍淩空送回原來的書架擺放整齊,隨後看著書架上多如牛毛的各種古籍,傲然道:
“這滿屋的書籍,與你看來應是平平無奇,但卻是老夫畢生之心血。須知這每一本書中,都記載著一項大道之力!”
此時,他臉上的得意之色更濃,張開雙臂高聲道:“人常說世間有三千大道,而老夫這間書房之中,雖無三千之數,卻也相差無幾!故而,老夫自號何道人。何者,合也!”
他轉過頭望向洛子銘,一雙古井不波的眼睛裡竟然有瘋狂的光芒不停閃動:“年輕人,說出你的道,老夫自可在這書房之中,為你留下一席之地,賜爾不朽!”
聽完何道人的話,洛子銘看著這滿屋的書籍,一時間竟覺得全身毛骨悚然,冷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