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名身穿軍裝的年輕女子向他走來,麵帶微笑地說:“你醒了?歡迎來到文工團,我是你的指導員,叫李曉梅。”
何雨柱愣了一下,腦子裡一片空白。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發現裡麵竟然有一張證件,寫著他的名字和新的身份——文工團文藝兵。他頓時明白,自己穿越到了1960年代,成為了一名文工團的文藝兵。
李曉梅見他神色迷茫,溫柔地說:“彆擔心,慢慢適應。這裡的生活很豐富多彩,我們每天都會排練和表演,為基層官兵和群眾送去歡樂。”
何雨柱勉強點了點頭,跟隨著李曉梅來到了文工團的營地。營地內,各種訓練場地和排練室錯落有致,文工團的成員們正在忙碌地排練節目,笑聲和歌聲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鬨。
作為一個現代人,何雨柱對於這種集體生活感到既新鮮又不安。他很快發現,文工團的生活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輕鬆,每天都有繁重的訓練和表演任務。而且,作為一名文藝兵,他還需要學習各種樂器和舞蹈,掌握豐富的文藝技能。
在李曉梅的指導下,何雨柱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他發現自己對小提琴頗有天賦,每次排練都能很快掌握曲目,贏得了大家的讚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融入了這個集體,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
在一次外出演出中,何雨柱遇到了一個特殊的觀眾——一位身材高大、麵容剛毅的年輕軍官。軍官對何雨柱的演奏讚賞有加,兩人聊得十分投機。後來,何雨柱才知道,這位軍官名叫王建國,是文工團的老戰友,也是李曉梅的未婚夫。
隨著何雨柱在文工團的生活逐漸穩定,他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會穿越到這裡,以及如何才能回到原來的時代。他與李曉梅和王建國談論過自己的經曆,兩人雖然難以置信,但還是願意幫助他尋找答案。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何雨柱逐漸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生活,也逐漸愛上了這份工作和身邊的朋友們。他發現,自己在這裡不僅僅是一名文藝兵,更是一個充滿激情和夢想的年輕人,為這個時代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一次大型文藝演出中,何雨柱與文工團的夥伴們一同表演了一場精彩的節目,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他站在舞台上,望著台下的觀眾,心中湧起一陣暖流。他明白,雖然自己來自不同的時代,但在這裡,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和使命。
何雨柱的生活在文工團逐漸變得充實而有意義,他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老好人。無論是誰遇到什麼困難,大家總會想到找何雨柱幫忙,而他也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一天,何雨柱剛結束了一天的排練,準備回宿舍休息。剛踏進宿舍門,他就聽到了同事小張的聲音:“老何,老何!你在嗎?”
何雨柱放下手中的小提琴,笑著回應道:“小張,怎麼了?有事找我?”
小張走進宿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這幾天排練總是跟不上節奏,李指導員讓我多練練舞蹈,可是我真的有點吃力,你能幫我看看嗎?”
何雨柱點點頭,拍拍小張的肩膀:“沒問題,走,我們去練習室,我幫你看看哪裡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