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對這份愛情,還是很看重的,他覺得老婆頂著這麼大的壓力跟了自己,自己理所應當的要努力工作,讓老婆過上好日子。
兩口子婚後的日子,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老婆沒多久又給肖林生了個兒子,這下子生活壓力變大了,肖林又有了新想法。
由於這幾年一直在給公司跑業務,肖林手上撰著不少客戶資源,他腦瓜子一轉,老子不給公司乾了,我自己開個公司,直接把貨賣給他們不就完了嗎!
肖林說乾就乾,馬上自立山頭,把以前公司的客戶都撬了過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敢走出這一步單乾的,如果不亂來,能夠守住財,到今天不說是大富大貴,至少也能富甲一方。
那個年代的國企根本競爭不過個體戶,服務態度和工作效率都差太多了。
在國企上班,貨賣不賣跟自己沒關係,反正到月工資一分錢不少,沒人來才好呢。
自己的買賣就不一樣了,賣貨賺錢都是自己的,所以都是起早貪黑的,乾活非常賣力。
肖林的生意越做越好,很多不必要的流程都簡化了,客戶的滿意度相當不錯,很快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做生意這方麵,肖林還是很有眼光的,他隨後又發現了一個商機,那就是煙草生意。
由於當年的煙廠產量很低,再加上國家的管控,導致雲南的香煙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搶手。
這就催生了一大批私人煙販子,這些人大都是私自從源頭拿貨,再帶回本地販賣。
雖然這種行為屬於投機倒把,一旦被查到,處罰的力度很大,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有很多人都這麼乾。
在做煙草生意的時候,肖林逐漸和一個鄰居的關係越來越近了,這個人叫柴國立,後來也成了楊天勇犯罪團夥的成員之一,當時和肖林一樣,也在做煙草生意。
不過柴國立的頭腦要差了很多,主要也是沒有本錢,他的拿貨渠道,是火車上的列車員。
那時候東北跑雲南線路的列車員,很多都靠這個賺外快,雲南是香煙的源頭,拿貨價格便宜,所以一趟下來,能賺不少錢。
柴國立的這種拿貨方式,不但要被列車員扒一層皮,而且隻能人家有啥他拿啥,所以生意做的很一般,有時候貨壓在手裡賣不出去,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但是肖林不一樣,因為他有本錢,所以他可以自己跑去雲南,成箱成箱的往回倒騰,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且量大利潤高,還可以什麼煙暢銷,就帶什麼煙回來,這樣自然能賺到大錢。
在倒騰香煙的這段時間裡,肖林一趟一趟往返雲南的同時,看著兒時曾經生活過的城市,偶爾也會想起當年的小夥伴楊天勇。
但此時肖林也隻是想想而已,兩人依然是生活在兩條平行線上,彼此並沒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