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完翁泗亮的背景之後,接下來就是二號人物索尼偉了,1992的時候,索尼偉在香港的一艘賭船上做船員,不過這條船確是在洪都拉斯注冊的,懸掛的是洪都拉斯國旗。
由於國際上對公海船隻的管理,除了國際刑警之外,大多數是按照船隻注冊地的法律來執行,而有些國家的法律不健全,而且也沒能力去執法,所以就會吸引很多企業過去注冊船隻。
這樣一旦船上發生什麼犯罪行為,就會移交到注冊地進行處理,而注冊地又懶得管這些事情,這就是當年一些和賭博相關的電影中,經常給觀眾灌輸的一個思想,公海無論是賭博還是殺人,都不算犯法這個說法的由來。
其實並不是不犯法,而是犯了法沒人會去認真追究,往往能逃避船隻注冊地法律的製裁,洪都拉斯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
索尼偉這些年就在這條船上摸爬滾打,經曆過很多大風大浪,而且掌握了船隻駕駛和一套非常完善的航海知識。
與此同時,由於接觸的人很多,索尼偉的英語和普通話都非常標準,包括閩南語、粵語等方言,與當地人交流完全沒有問題,可以說這小子學習能力非常強,人也非常的精明。
在賭船上的這段經曆,索尼偉接觸的人魚龍混雜,但是這小子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人際關係處理的非常好,社會關係相當複雜。
而且索尼偉還利用工作的便利,偷偷的做毒品生意,雖然說並不是什麼大毒梟,但他的渠道也不是一般小打小鬨的毒販能比的。
翁泗亮和索尼偉相識的過程非常簡單,翁泗亮乾的緝私生意,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雖然走私的船隻非常多,但是這些船扔到茫茫的大海上,就是滄海一粟了,想要靠運氣碰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捉拿走私船,必須要有準確的情報,包括船隻的出發和到達時間,走哪條航線,在哪裡靠岸,船上走私的貨物是什麼,大概價值多少,船上有什麼人,有沒有抵抗能力等等。
隻有掌握了詳細情報,才能確保萬無一失,要不然出去白跑一趟,費用高是一方麵,萬一碰到自己搞不定的,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這種情況就導致有一部分人專門從事信息的收集和倒賣工作,像翁泗亮這種的緝私商人,大部分線索都是從這些線人手中買到的。
隻要能賺錢的道,就會有人去乾,索尼偉天天在賭船上混,自然就找到了這樣的機會。
1995年的時候,索尼偉第一次成功賣出了一條香煙走私的情報,到手了三萬元人民幣,不過這距離他的目標卻差了很多,原本他是想賣20萬的。
但是索尼偉轉念一想,這畢竟是人生的第一單,而且是無本生意,隻要把這條路子趟出來了,不愁以後賺不到錢。
接下來的一年裡,索尼偉一共賣出去了四條情報,都是大象走私船,賺了不少錢的同時,重要的是名聲一下就闖出來了。
這個圈子裡很快就都知道了索尼偉這個人,能力非常了得,一年的時間裡,就乾了四條大象,情報相當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