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十月初,索尼偉帶著賈宏偉、多尼這些手下,開著翁泗亮的那條鐵皮船出海搶劫了,而翁泗亮依然是老樣子,負責在岸上遠程指揮。
由於索尼偉那條船上依舊噴塗著緝私船的字樣,所以他們依舊是以緝私的名義,遇到船就攔下來,然後直接上船檢查。
可是這夥人的運氣屬實不太好,一個多月的時間下來,船是檢查了不少,可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大象也沒碰到。
這夥人沒辦法,每次隻能以執法的名義,在船上挑點毛病,敲詐個幾千塊錢,最後算下來,除去出海的費用,也就夠船上這幫人吃喝用度的,跟白玩沒什麼區彆。
這一下兩個人又犯愁了,覺得這樣盲目的出海,還是不太靠譜,弄個破雷達在海上搜索,跟大海裡撈針也沒太大的區彆。
不過要想弄到準確的消息,不花錢是不行的,但是兩人現在根本就沒有錢去買情報,兩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既然現在已經下決心當海盜了,那就應該好好學習一下,看看彆的海盜是怎麼玩的,直接把他們的經驗拿過來用就可以了。
索尼偉由於需要衝殺在第一線,所以著重學習的是海盜的搶劫方式,而翁泗亮則偏重於研究海盜的曆史,主要就是學習古往今來國內外海盜的作案方向。
雖然此時學習純粹是臨陣磨槍,但兩人都算聰明人,一來二去的,翁泗亮先弄明白了,原來在這個行業裡,當初索尼偉那個老板羅傑給出的三折收貨價,已經不算低了,收購贓物的老板承擔的風險更大,出貨過程中各層關係都需要打點,花費可不是個小數,羅傑可以說相當良心了。
兩個人後悔不已,這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學習相關知識,還是非常必要的。
索尼偉也很快總結出了經驗,按照他們現在這種大海撈針的方式,碰不到大象是正常,所以他靈機一動,既然搞不清楚船上裝的是什麼東西,那就乾脆把船搶走就行了。
船長的什麼樣,是可以看到的,能值多少錢他們心裡也有譜,回頭直接把船賣給羅傑,同樣可以搞錢。
翁泗亮想了一下,問了索尼偉一個問題:“咱們要是奔著船去,那船上的人怎麼辦?”
索尼偉撓了撓腦袋:“那人就隻能扔到大海裡了。”
翁泗亮大驚:“真殺人啊?有點玩大了吧,咱們目的不是搶點貨嗎,現在直接搞人了?”
索尼偉卻毫不在乎:“我聽說國際海盜都這麼乾,到時候把人直接扔到深海裡,大海那麼大,沒人能查出來。
翁泗亮一琢磨,也是這麼個道理,搶完船之後,把船開到大洋深處,直接往海裡一扔,屍體都讓鯊魚吃沒了,到時候死無對證,相當的安全。
不過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畢竟這是殺人,必須要小心謹慎,所有的細節都要考慮周到了。
接下來的整個十一月上旬,翁泗亮和索尼偉每天都聚在一起,研究搶劫方案,而且定下了攻守同盟,這件事絕對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
兩個人非常清楚,這次和之前不一樣了,以前是冒充警察搶劫貨物,現在既然要殺人搶船,那就不用整那些沒用的了,不必要的環節就要簡化,必須要乾淨利落。
另外船和貨物不同,貨物出手之後,很難追蹤到究竟賣到哪裡去了,但是船不一樣,每艘船除了有注冊信息之外,出海之前的航線也是需要備案的,所以被追查到的風險特彆高,所以必須要把船上的人全都殺了才行,不然馬上就得露餡。
不過涉及到殺人這個問題,就得考慮到手下這些人的態度了,之前他們是冒充警察搶劫,手下人都蒙在鼓裡,根本不當回事,但是殺人就不一樣了,保不齊會有人反水,所以整個過程需要考慮的問題,其實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