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湖南麻陽幫,悍匪張治成(一)(1 / 2)

張治成這個名字,可能很多讀者並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湖南麻陽幫,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廣州,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是一夥以湖南省麻陽縣來廣州務工的農民工群體組成的犯罪團夥,這夥人在首犯張治成的帶領下,以廣州為中心,專門做搶劫殺人的買賣。

張治成團夥在三年多的時間裡,作案不計其數,作案手段極其凶殘,在當年被稱為廣州第一大案,不僅被國內媒體爭相報道,而且在香港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本案的首犯張治成,出生於1967年,老家在湖南省麻陽縣高村鄉通靈溪村六組,本名叫張德華,因此從小身邊的人都稱呼他為華仔。

華仔原本在家裡排行老五,但由於那個年代醫療條件有限,其中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還未成年就因病去世,就剩下了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張治成的弟弟叫張治偉,此人後來也參與了很多團夥中的案子,為張治成團夥的主要成員之一。

張治成的父親是當地航運公司的普通員工,常年在江麵上工作,經常不在家,而他的母親和那個年代的很多農村父母一樣,勤勞善良,一心一意的在家照顧幾個孩子的生活。

張治成小時候還是很懂事的,每天放學之後,都會幫助母親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

張治成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幫助母親一起開墾家附近的荒山,種一些柑橘、枇杷之類的果樹,期待這些果樹結果之後,能補貼一些家用。

但是很快張治成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種果樹的收獲周期太長了,這玩意從種下去到開花結果,可能得等好幾年的時間,錢來的太慢了。

所以張治成稍微長大一點之後,就開始到附近的十裡八村收廢品,進入了貿易領域,雖然乾這玩意很難發大財,但最起碼能看到現錢,明顯比種植業要好太多了。

等張治成到了初中之後,家裡人就給他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而隨著他的身體越來越強壯,又多了一項收入來源,

這段時間裡,張治成除了收廢品之外,課餘時間還會出去乾點小工,都是以出力氣為主。

也正是這段時間的經曆,讓張治成的身體練的越來越強壯,雖然身高隻有一米七,但是肌肉卻非常結實。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張治成也是如此,總想著能賺更多錢,來改變現在的生活,而他最討厭的一類人,就是鼠目寸光,愛占小便宜的那種。

張治成之所以會有這種認知,和他喜歡看的書有關,雖然他不愛學習,但是卻很喜歡曆史,愛看一些名人傳記之類的書籍。

從這些書裡,張治成領悟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處事哲理,而且這種書看的多了,心裡自然而然就產生了想要做大事的想法。

張治成的家鄉麻陽縣是個苗族自治縣,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民風彪悍,盛產各類土匪,著名電影《烏龍山剿匪記》裡講述的故事,原型事件就發生在這裡。

麻陽縣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貧窮,而且不是一般的窮,在整個湖南省裡,一直是排在最後幾位。

當地領導最大的驕傲,就是每年全省的經濟排名出來之後,麻陽縣不是倒數第一就行了,從一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麻陽縣究竟能窮到什麼地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