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夏本以為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但一說下來,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他趕緊叫停了El。
“作為一個成熟的ai,這些計劃你做一個存檔,之後就這麼做吧,不需要向我說明了。”
“在此基礎上,在前期加入可複蘇冷凍艙製造,必須先製造這個。”
按照El的這些計劃。
估計沒有個幾十年是做不成的。
若他一直等,他不是發瘋就是直接壽命終結死翹翹。
作為最後一個人類,他可不能第一個目標都沒有達成就直接嘎了。
“沒問題,嚴夏!”
El自動生成的計劃以最為迅速的方案實施。
隻是這個最快。
也足足花費了半年的時間。
機器人的數量過百,3d打印機的數量擴張至20台,之後全部投入,製造光伏板。
一個5000平方米的光伏板陣列落成後,第一座小行星工廠也建設完畢。
由於使用的是改良的新型光伏板,5000平光伏板的功率能夠達到1300千瓦,並且因為在宇宙中的緣故,比在地麵上能量損失更低,發電效率更高。
算上損耗,建成的光伏板每日的發電量達到了度電。
畢竟是太空,不需要考慮天氣因素,24小時持續發電。
這已經足夠讓工廠使用。
如嚴夏自己所料,任何東西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的時間。
好在一切步入正軌之後的發展就快了。
100個機器人變成1000個機器人,20台3d打印機變成了300台,這也就用了四個月的時間。
工廠開始熔煉大量金屬,開始製作手工車床。
再用機器人操作手工車床製作出精度足夠高的零部件,完成高精度機床的製造。
……
直到又一年半過去。
高精度機床的數量突破10台之後,就真正開始製作其他機器。
El按照嚴夏要求,最先製作休眠冷凍艙。
這項技術極為不容易,首先要實現超低溫,然後以液氮來進行冷凍。
在休眠前,還需要朝人體內注射一種特殊的防凝結劑,讓血液不被凍住,讓身體內的水分不凝結出冰晶。
這些一連串的技術之下,才能初步實現休眠冷凍艙。
這種技術在地球上還未實現,嚴夏要用的是El獨自計算出來的科技。
他彆無選擇,總不至於他自己作為一個計算機工程師去手搓科技樹吧?
……
又過了兩年半的時間。
行星上的工廠變成一座工業園。
這已經非常迅速。
就算放在地球成熟的工業體係加持下,在地麵從零開始僅用四年時間建造一個工業園也是相當炸裂。
但對於嚴夏來說實在漫長得有些可怕。
好在。
一切也終於迎來了終結。
公元2044年,在地球毀滅已經接近7年之後。
El提醒他。
“嚴夏,你需要的休眠冷凍艙已經製作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