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開始整理資料。
很快四周的大屏幕上就生成了一個介紹的視頻。
“經過一百年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對小行星帶進行了比較深入的開發。”
“此時我們在多顆小行星上建設有工廠,一共6939座。”
“現在擁有各類機器人數量台,高精度多功能數控機床723台,3皮米級光刻機183台,光學研究室31座……”
一條條下來,方麵之齊全,很多嚴夏完全沒有聽說過,這些東西組成了完整的供應鏈和製造鏈。
嚴夏甚至覺得,如此放任El成長下去,說不定能打造一個機械星際帝國。
甚至現在來說他對於El來說已經可有可無了。
好在,El本身由他參與編寫,最底層的便是機器人三原則。
一列介紹完畢之後,嚴夏再問。
“那現在做成了什麼?”
真正要看的還是生產出了怎樣的產品。
“El針對之前的計劃做了修改,之前隻考慮到嚴夏一個人的生存問題,更改後的方案主要解決發展問題和安全問題。”
“一艘小型飛船速度雖然能夠到達很快,但卻不能有發展的空間,意味著在空間旅行的過程中,我們要處在一個停滯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飛船將比原來的計劃要更大。”
說著,屏幕上出現了一個設計圖。
“這就是新的飛船外貌,它全長2627米,寬336米,高251米,共有24個超大型電磁推進器,飛船最大速度可達到758.2k\/s。”
“可使用的飛船空間為11.8%,立方米,平米,大區域劃分為5層,每層25米高度。”
“飛船內部有多個功能區,58%用於生產製造,18%用於農業,12%用於倉儲,9%用於研究,3%用於生活娛樂。”
“……”
ai設計沒有任何紕漏,這飛船已經建造得足夠完美。
原本的計劃應該是非常小的一艘飛船,不過可控核聚變裝置生產出來之後,就不用那麼委屈自己了。
可控核聚變可以讓飛船空間更大的同時保證原有同樣的速度。
“那我們的飛船什麼時候能夠生產出來?”
這是嚴夏最關心的。
“已經生產出來了,嚴夏,你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飛船內部的主駕駛室。”
El的虛擬人物捂著嘴笑了笑,它的回答讓嚴夏大吃一驚。
如此龐大的飛船竟然已經建造出來了。
更改原有計劃!
這是El人工智能的跨越性進步。
屏幕上很快放了一段從外部拍攝飛船的影像,隻見一艘漆黑外表如子彈頭形狀的艦船停靠在一顆小行星的側麵。
這顆小行星上延伸出許多機械臂,讓這裡就像個船塢一樣。
而小行星的表麵此時已經被完全開發,整顆小行星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工廠、機械,甚至都不是平麵的,而是立體的,最高的建築足有300米高。
不敢相信。
這應該完全是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景,但卻實實在在的呈現在眼前。
“似乎飛船還未徹底完工。”
嚴夏注意到一個細節,飛船的後半部分有一個巨大的開口。
El虛擬人物瞬間穿上了包臀裙,戴上眼鏡,然後拿出一支小棍子指著屏幕上的飛船,一本正經的講解。
“那裡是安裝能源的地方。”
“在嚴夏你休眠的第73年,我們研發出了第一代可控核聚變,完全拋棄太陽能發電模式。”
“現在我們擁有28台一代可控核聚變裝置,9台二代可控核聚變裝置。”
“其中9台二代可控核聚變裝置為飛船提供全部能源,之所以還未封住,是因為我們現在正在研發第三代可控核聚變裝置。”
“該可控核聚變裝置的能效是二代的6倍,發電量是二代的18倍。”
“第三代可控核聚變裝置將在今年內完工,屆時飛船動力便會完全充足,達到理論的飛行速度。”
聽完之後,嚴夏慶幸自己早做出研究休眠冷凍艙的決定,不然等可控核聚變隻是浪費時間而已。
“這麼說我們已經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
“隻剩下這一台三代可控核聚變裝置了。”
虛擬人物El用力搖搖頭。
“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請嚴夏給新的飛船命名。”
El竟然學習了這麼形式化的東西。
嚴夏也沒有拒絕,想了想,還是決定俗套一點。
“那就叫做希望號吧。”
“這艘飛船承載的是我的希望,也是人類的希望。”
El調皮的加了一句。
“還有我,El的希望。”
ai有希望嗎?這一點嚴夏不知道。
“沒錯,也是地球文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