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炮計劃”是El一直在推進的恒星級軌道炮項目。
該主炮依托於“戴森雲”而建設,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調動戴森雲能量的72%作為能源供應,釋放高能激光粒子炮。
有句話說得好,大即是正義!
El充分的理解了這個奧義。
從宇宙中看去,這星係主炮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整體冰藍色,其長度達到了驚人的181公裡,寬度為39公裡,高度為42公裡,儘管做了十分多的輕量化設計,依舊重達4290億噸。
其一次性拋射的能量可達20億億噸tNt當量,即8.4x10^26焦耳能量,相當於兩顆恒星1.4秒釋放的能量總和。
同時也相當於第一期戴森雲3.4分鐘全功率產生的能量總和。
這並不多,對於已經進入到1.9級的文明聯邦來說,這種量級的能量太少太少了。
就如同之前凱特文明的暗物質炮一樣,其能源的戰爭端利用率低得可憐。
但這並不是個例。
El猜測所有1級頂尖文明都會在這個時候遇到火力不足的問題。
這是因為材料所帶來的限製。
更加巨大的能量會直接導致整個恒星級軌道炮崩碎。
想要完成材料的升級,依舊隻有進入2級文明。
所以2級和1.9級之間能源的差距其實還是其次,真正科技上帶來的差距何止10倍100倍。
正因為如此,嚴夏才這麼慎重。
敵方展現出了初入2級文明的科技水平。
“主炮修正,目標長蛇星域,坐標南門二A赤緯12o6′N,赤經6h1108s。”
“主炮充能……”
“電磁能量約束器啟動……”
“次輔助穩定器啟動……”
“電磁暗物質加速軌道超低溫冷卻……”
“張開電磁場隔絕恒星及其他宇宙射線乾擾……”
“一切準備就緒。”
“主炮發射!”
沒有任何鋪墊,因為準備時間就已經太久太久了。
這是跨越星際的攻擊,整個炮身偏角超過1都可能導致無法擊中目標。
較為諷刺的是,這一發炮彈完成準備工作所需要的能量甚至超過了炮彈發射出去的能量。
嚴夏看到這數據的時候眉頭已經皺在了一起。
“果然還是太差了。”
El對弦的探索早已經經過數百年沉澱,同時也將發現弦的課題給予文明聯邦所有這方麵的學者。
現在依舊還是盲人摸象。
但也隻能這樣。
他沒有所謂小說中的係統,而且就算是有係統給予一個弦的技術,想要完成也得需要整個文明的產業升級,才能製作出捕捉發現弦的設備。
然後再次基礎之上對武器等其他設備進行研發。
這樣依舊需要數百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