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的各部門尚且還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肯定不能胡亂的提什麼激勵計劃,甚至公司的運作收益都會排在後麵,公司本身內部的協調才是大公司最主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之一。
當一切辦妥之後,才能提出各種計劃。
如天才競技場。
世紀天才出來之後,若沒有市場能夠迎接這些天才,他們獲得天才這個榮譽的理由是什麼?
天才競技場看似是從基層一步步的選拔,但事實上真正的天才從來不會被埋沒,他們已經站在聯邦公民的金字塔尖端,所以天才競技場考慮的從來不應該是“原本一無所有的平民就算獎金都已經足夠他們去爭奪”而應該是“如何讓排名學者或者那些夠不到排名學者但極具天賦的公民從原本的1萬能源幣年薪參加天才競技場之後能增長到10萬,100萬甚至是1000萬”。
嚴夏和El創建天才競技場難道不是從基層挖掘被埋沒的天才嗎?
當然這是一部分。
但是這一部分有多少呢?
就像在21世紀從全球80億人口中篩選出具有得到諾貝爾獎之類的超級天才,還要剔除原本就已經因為自身天賦年入百萬千萬億萬或者已經有非常好就業的中低天才們,真正民間不得誌的天才基數有多大?
有人會說世界上蛋糕就這麼大,肯定會有很多天才得不到該有的待遇的。
但這種猜想是建立在天才和天才的競爭上的,然後還想得太過於極端。
事實上,真正的天才大部分就算得不到該有的待遇,但他們也比普通人強得多,他們分不到屬於蛋糕最大的那部分,那麼他們被排擠到蛋糕較小的那部分也不會成為較小的那部分中的失敗者。
大部分失意的天才不是想象中的沒有年薪百萬就隻能月入三千,他們大部分是“哎,年薪百萬的崗位太少了,競爭不過,那就退而求其次,混個年薪二三十萬的工作忍一忍吃吃苦吧”。
而真正月入三千的天才,占比可能隻有天才的百分之一,更多的其實是太過自信,自詡為天才的平凡人。
所以,天才競技場的確有挖掘這百分之一天才的目的,但更多的依舊是讓原本處於中層的天才回到他們原本的位置,原本站在高層的天才將他們推到更高的位置。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什麼用呢?
當然有!
一個集體本身就是由個子高的在拓展空間,讓個子高的人變得更高,就意味著這些高的人能夠將原本10寸的蛋糕變成20寸,就算這些高個子的財富占比從原本的60%提升到了70%,但剩下的20寸蛋糕的30%也比10寸蛋糕的40%要大得多。
當然嚴夏不會讓高個子的財富占比從原本的60%提升到了70%,聯邦的存在便是為了調和這種內部的平衡度。
嚴夏會讓這些高個子的財富始終保持在一個百分比,上下不能超過5%的波動。
這些都是比較淺顯和片麵的獨立的解釋,真正的世界肯定不是完全以金錢來定義成功和失敗的,而且天才競技場本身篩選的天才99%都不是商人,而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學者,讓這些學者掌控更多的財富。
總而言之,天才競技場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聯邦變得強盛,聯邦強盛了,蛋糕自然也就更大了,不管是聯邦的上層還是中層亦或者下層都會因此成為直接受益者。
不過這場改變當然遠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