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條絲上的原子並不像這麼緊密的連接,在宏觀層麵它或許是一條線,但在原子層麵它其實是一些獨立的原子而已,根本不可能做到切割的效果。
然後是能量。
這些原子的能級比一般的原子要大得多,它並不是自然界的原子,而是一種造物。
二級文明可以基本的利用弦來製造基本粒子,而這個原子就是特殊的。
在遇到彆的原子之後,它會和其他原子進行物質交換,然而這種交換產生的不是正負離子,而是正正離子。
同性電荷會相互排斥,所以當這個原子接觸到其他原子之後立馬就會將周圍的原子全部排開。
這種排開又因為這些原子中攜帶了暗能量進一步的將原子之間的間隙拉開,從而使得被排開的原子不能重新愈合。
在公元2013年就地球人類就已經發現金屬其實可以自動愈合,而在2023年金屬愈合被證實存在,所以在這攻擊中暗能量其實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種武器被主機命名為原子鏈。
當然,這都是來自於主機的分析,他們並未真正觀測到原子鏈的存在。
但這分析足以穩定軍心,最重要的是如何抵禦可能的原子鏈。
經過了幾天幾夜的分析後,10個艦司(原子鏈切割了巨艦,但是巨艦內的士兵和軍官並沒有死)商量的結果是毫無辦法,隻能躲避。
因為他們是戰艦,並不是研究所,不可能正對性的對敵人的武器現場進行研發防禦科技。
就算巨艦中有研究所這個設施,但也不可能搭配聯邦的學者在戰艦內吧。
“躲避不是最好的戰術,得發動進攻。”
“必須要硬碰硬了。”
“發射原子鏈使用的能量並不多,絲文明可以不斷的發射原子鏈來打擊我們,而我們不規則的飛行十分耗能,這就是絲文明的目的。”
“用這些能量躲避不如發動進攻。”
就在他們做出這個決定的第5天,一道消息通過快子通訊器傳來。
“聯邦內部已經準備好武器了,可以幫助我們。”
“竟然這麼快!”
“聯邦萬歲!”
本來已經有些想要殊死一搏的艦司們此時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將絲文明戰艦的坐標發過去,而之後繼續陷入沉寂,等待聯邦的超遠距離武器發威。
此時在了解敵人信息的情況下,指揮官既然敢發送過來這個信息,那麼就代表這個超遠距離武器絕對能夠改變局勢。
本應該如此的。
然而在等待了11年後,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