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恒星絕對不是什麼小恒星,他們都是數倍太陽質量的藍矮星。
這些藍矮星之間的距離相當近,最近的可能隻有不到200萬公裡的距離,最遠的也隻有500萬公裡。
這相當於在它們的中間隻能再塞下一兩顆恒星,除此之外再無空間。
要知道太陽係中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水星,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也有4600萬公裡,這200萬公裡在宇宙尺度下太近太近了,就相當於一個人和另外一個人相隔30的距離,如果是麵對麵,那朝前傾斜一點都能親上了。
而在這樣的近距離之下,它們卻能保持絕對的穩定。
這和星城有關。
蓋斯星城並不是\/星城那樣的模式,它更像是沙塵分散在宇宙空間中,趨於一個飛碟形,或者說是一個星係盤的形狀。
它十分分散,而不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單位都是一座10萬米左右的“黑色棺材”,這些橄欖枝文明特彆的建築彼此之間的間隔也都在10萬米以上。
然後數以億計的這些東西構成了整座星城,它就像是真正的戴森雲。
如果拿這整座星城的體積去計算該體積內部的平均物質密度,那麼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5.7g\/^3,這和藍矮星的密度是幾乎相當的。
它將這種密度聯係在了一起,將整座星城作為幾顆恒星的延伸,讓幾顆恒星成為一顆更大的“恒星”的一部分。
再加上引力的作用,讓恒星陷入某種微妙的平衡。
這種平衡太過美麗,太過壯觀,讓人驚歎。
整座星城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027個天文單位,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星係,而不是一座星城,它是如此的龐大,之前聯邦無法企及,認為已經是瘋狂之作的\/星城,在它麵前是那麼的渺小。
當飛船換了一個角度時,他們才看到那些恒星中央的一個直徑看起來有10萬公裡的球體,它似乎才是一切的核心。
蓋斯榮光!
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那裡,嚴夏包括整座飛船上的所有生命都朝著那圓球行注目禮。
“榮光永恒……”
這是他們的無上榮耀。
飛船漸漸接近星城,然後開始崩解,裡麵的所有生命此時在宇宙中,快速和蓋斯星城的蓋斯榮光完成了接駁。
而崩解飛船也變成了數百個黑色的長方體靜靜漂浮,這裡的一切在整座星城前都微不足道,很快就歸於平靜。
進入蓋斯榮光的生命被迅速安排了任務開始活動。
它們的任務是製作和維護。
這裡的蓋斯榮光和\/星城的蓋斯榮光有所不同,這裡的蓋斯榮光一直討論的是製造出新鮮的玩意兒,所有的意識都會被采納,而後用橄欖枝金屬的特性去製造這件東西。
不管這東西有用沒用,這件東西都將被收錄在冊,而後整個蓋斯榮光會經過一輪重啟,原本屬於這件東西的記憶會被清除,它們會繼續商討製作新的東西。
如此循環,一直的循環,沒有終點。
或許這才是蓋斯榮光的正確用法吧,嚴夏不知道,他隻是其中的一員,為蓋斯榮光提供著自己的想法,他為自己的想法被采用而歡呼,對製作其他生命想法中的東西感到熱忱。
他和周圍的其他橄欖枝文明生命沒有任何不同。
他就是橄欖枝文明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