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空間應該沒有其他可能了。”
嚴夏和哈魯都覺得如此。
不然無法解釋質量的去向,它應該是給了一個虛無的東西,或者是被傳送走了。
這兩個的技術要求都相當高,特彆是在蒙蔽外界的情況下。
前者要製造空間,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而後者要傳送的話唯一不能檢測出來的手段就是黑洞。
“或許也有其他可能,隻是我們沒有相應的技術而已。”
“現在空間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這物質出現了萎縮,也就意味著它製造出來的東西是一個需要維持的東西。
空間和黑洞都有這種可能。
但黑洞的質量很大,不可能說讓質量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瞬間消失。
而且最主要的是光。
如果光進入黑洞的話是很顯然會被吞噬的,而不是穿透。
兩條擋住了黑洞的可能。
創造空間其實隻是一個說法,真正應該是創造維度。
四維空間的文明希望在三維空間創造出四維空間來,隻要做到這些,那麼穿越維度通道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當然這都是猜測。
嚴夏忽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物質表麵的扭曲。
“如果說那就是空間扭曲的話,那麼我們應該可以在那短暫的扭曲中調查出什麼。”
哈魯明白嚴夏的意思。
它讓人拿來更多的設備,同時讓人啟動飛船離開這裡。
飛船上的設備畢竟不是太多,更早的到達目的地,也好做更深入的研究。
然而現在是時間不等人。
他們此時也才飛離原本的恒星係不到2光年而已。
“等等,兩光年……”
“看一下那東西的膨脹速度是不是在加快。”
如果真的是空間膨脹的話,那麼速度可能輕而易舉超過光速。
這樣就危險了。
他們所坐的這艘飛船的速度隻有10萬公裡每秒,很快就會被後麵的物質追上。
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那東西的速度的確在緩慢的增加。
它最開始的速度應該沒有這麼快,不然的話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那東西就已經膨脹到1.6光年半徑了。
事實上是不對的。
嚴夏現在才注意到這一點,完全是因為前後信息太多了。
“現在該怎麼辦?”
哈魯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很是著急。
因為這裡可是它們的領地。
這樣膨脹下去,它們的一切將會被吞噬。
嚴夏則很冷靜。
“四維空間的文明應該是借助了其他東西來推動整個空間的膨脹。”
“畢竟你我都觀測到了,這空間膨脹相當消耗能量,3級文明之內都不可能擁有這麼巨量的能量。”
“我猜測他們應該是將多顆恒星聚集在一起,然後使用恒星供能促使這東西膨脹起來的。”
“也就是說,當他們的恒星用完之後,整個空間將不再膨脹。”
“雖然我沒辦法猜測具體它會膨脹到多大,但到達坎梅林恒星係應該是不可能的。”
28光年,再加上原本的3光年多。
那東西需要膨脹到半徑超過31光年。
這所需要的能量太過於巨量了。
就算真的存在,也絕對不會發生在這裡。
因為這裡是銀河係靠外圍的區域,恒星密度根本不那麼大。
要聚集大量的恒星來供能基本不可能。
當然,萬事不能如此絕對。
但31光年半徑依舊太大了,差不多是立方光年。
而現在才膨脹3光年多其實還好,隻有140立方光年左右。
兩者天差地彆。
就現在來說,都已經足夠大了。
所以嚴夏預計這東西會很快停止膨脹,然後進入收縮階段。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麼我們的猜測就是真的。”
雖然在宏觀上可以去確定,但嚴夏依舊開始對飛船內部的這個物質開始檢查。
他不斷的輸送新的物質讓它吞噬,並且觀察表麵的空間扭曲。
在空間扭曲的瞬間它照射進光子,觀察光子的狀態。
這種實驗就需要很精細,也需要很久了。
嚴夏隻做了最初的嘗試,接下來就依靠哈魯了。
畢竟哈魯才是正牌的物理學者,而嚴夏隻是一個半吊子。
經過大概17年的不斷攻克。
哈魯終於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哈魯拿出了研究記錄,都是一些令人頭疼的字符。
不僅是飛行文明獨有的字符,就算翻譯為了聯邦理解的數字和文字,嚴夏看著也是頭大。
這些數據全部都是公式。
物理學者就這一點不好,喜歡用這些公式來表達一件事情。
雖然這樣的確精確,但門檻太高。
嚴夏花費了很長時間才終於看懂了1%,或者是1%都不到。
好在哈魯在一旁也開始解釋研究的成果。
“根據觀察,在那未知造物吸收其他物質之後表麵的變化的確是空間的扭曲。”
“這種空間扭曲和我們平常認知的空間扭曲不同,它是被強行的增加了一個維度進去。”
“按道理來說,我們不應該從三維觀測到四維的空間變化,這是不符合常理的,兩個維度之間有非常明確的界限。”
“如果我們可以觀測到的話,那麼我們也應該可以在此時此刻看向星空的時候觀察到四維世界。”
“很顯然,我們沒有。”
“而三維也不可能誕生真正的四維。”
“這是虛假的四維。”
“它並不存在第四維這個空間,它隻是增加了一個本不存在的維度。”
“這個維度我叫它偽維度,也可以叫做數學維度。”
“實際上它和時間一樣都是一個虛維度,這個虛維度並不存在,但是卻可以影響空間本身。”
嚴夏聽得一臉懵逼。
如果換做一個外行肯定從這些話中感覺聽懂了什麼。
但作為一個半吊子,嚴夏會思考,什麼是虛假的四維,這完全無法理解。
還有虛維度可以影響空間本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