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都擁有波粒二象性,在不被觀測的時候它是波,在被觀測的時候它會變成粒子,擁有固定的位置。
而波函數的出現就是為了確定粒子本身的位置,但實際上它做不到,它隻能計算出粒子在某一位置出現的可能性大小。
粒子是波,意味著它可以在a、b、c、d……點同時存在。
可以簡單理解為水波,每一個凸起的波浪都是粒子存在的位置,一片海洋上,無數水波,也意味著這個粒子存在於這片海洋上任意的位置。
當被觀測後,海洋上絕大部分的波消失,隻留下一道水波。
這就是量子世界的神奇。
而波函數粗略來說就是計算如此多的波中,哪一個波成為最後一道水波的可能性最大,通常會引入其他值來進行觀測。
其原因是科學無法窺探到粒子在被觀測前的模樣,波函數本身是唯象理論,即隻知道結果而不知道過程的理論。
就算到達聯邦現在的地步,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想要了解就必然會加入觀測,如果不觀測又如何了解?
而且觀測本身也並不是說人去用眼睛觀測,觀測代指的是一種物理現象,即被影響。
粒子被其他粒子或者力影響到了,改變了狀態,就叫做被觀測了。
想要真正了解一個粒子在被觀測前的樣子,那就不需要任何乾擾,要製作一個絕對真空的空間,然後利用一個未知的可以不影響該粒子狀態的方式進行觀測。
這太難了。
聯邦很多學者朝這個方向研究過,最終都放棄了。
但這裡的事情和波又有什麼關係?
嚴夏想象不出來。
他需要真正窺探到事情的全貌之後才能知曉,他讓芙蕾芮將那份得到的資料拷貝給自己一份。
他迅速的閱讀了一下。
裡麵的確說到了波動性,那些學者探測到了88星城空氣中存在的未知波動性。
不過這種波動性並不是微觀層麵的,而是宏觀層麵的。
物質本身的波動性並不以物質的大小而劃分,雖然大部分波動性都在原子層麵發生,但分子層麵也有可能出現。
而宏觀層麵,或許也有可能有某種宏觀的物體呈現波動性也不一定。
畢竟研究材料太少了。
這個宇宙太大,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真是波動性的話,那我們估計要麻煩了。”嚴夏說道。
他繼續前進。
芙蕾芮一呆。
“喂,嚴夏小子,你說清楚,怎麼個麻煩法?”
她有些焦急。
嚴夏很難用麻煩這兩個字來形容一件事。
而他隻要說麻煩,那就是真的麻煩了。
因為這是一個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完全黑暗的區域。
他沒有做過多解釋,他也不知道其中緣由。
當他和芙蕾芮到達監控失效的地點之後,他們發現這裡隻有一處能源缺口而已,似乎因為老化,能源儲存裝置出現了裂縫,導致了這裡磁場非常恐怖,燒壞了那些監控。
“白來一趟,看來這裡什麼都沒有。”芙蕾芮倒是鬆了口氣。
她其實已經有些後悔來這裡尋找故事了。
但她沒有離開,因為這裡的神秘也吸引著她。
這或許就是抖吧。
而嚴夏卻一直盯著那個缺口。
他不覺得這裡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