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戰艦耗時31天和該艦隊遭遇】
主機基本上是瞬間分析出結果,因為主機本身就隨時都會收取外界的信息,而不是在宿闌提問的時候才開始收集。
戰艦的主機全部都是主動智能係統。
“接近500萬了,就算這隻是飛船也足夠驚人。”
“該文明的底蘊還是有一些的。”
“不過到目前為止竟然沒有發現一艘萬米級戰艦……”
如果不是對方藏著掖著,那也隻能是對方沒有。
它們的文明使用的應該是蜂群戰術,也就是量變引起質變。
就如同它們現在在做的。
用巨量的飛船誘發出強大的集群攻擊,這一點其實和絲文明有點相似。
絲文明戰艦連接其實很先進。
不過隨著絲文明消失,聯邦也沒有繼承它們的科技,隻是從它們的遺跡中分析出了一些蛛絲馬跡。
這一直是嚴夏的遺憾。
“蜂群就要考驗集群的防禦能力了。”
“如果說集群不堪一擊,那麼分散隻是笑話。”
單個飛船不大,那麼它內部的電子係統必然也不夠強。
如果影響每一艘飛船的電子係統,必然造成整體的崩潰。
宿闌覺得可以試一試。
“發射電子乾擾裝置。”
從幾個物理炮管中發射出幾百個米級微型火箭,這些火箭推進器有些拉胯,隻能勉強達到4000公裡每秒,但也足夠了。
不過2米多長,不到3米的火箭非常細長,比例類似於筷子。
這些火箭不容易被探查。
特彆是在撒旦之手製造出的環境下。
它們悄無聲息接近了這些飛船,然後前段張開,帶著吸盤部分吸附在飛船表麵。
電子乾擾絕對不是什麼網絡攻擊,而是物理上的名詞電子。
網絡攻擊其實是比較低級的戰術,除非能達到在永恒輪回星國那個微觀文明的程度,直接抹去主機的信息,不然很多時候網絡攻擊隻會讓一艘飛船(戰艦)的主機直接關閉。
這也是為什麼聯邦很多戰艦依舊保留駕駛艙的原因,在主機關閉狀態下,人為可以利用最簡單的機械結構去驅動戰艦前進。
電子乾擾其實就是原子係統中的電子,使其脫離固定的原子係統。
而在配合撒旦之手的情況下,這些電子都會直接被撒旦之手牽引過去。
就算現在這裡有一個巨大的引力源,這些電子也有可能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一會這邊一會那邊反複跳躍,使得原子係統不穩定。
這些火箭釋放電子乾擾之後,整艘飛船基本瞬間就散架了。
“電子層麵的穩定性還是太差了。”
“果然沒有做這方麵的考慮。”
宿闌看到這個心放下了大半。
一艘好的飛船或者戰艦,本身能源還要供應給外殼,利用能量穩定外殼物質的穩定性,抵擋詭譎的攻擊手段。
而該文明並沒有這麼做。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宿闌下令讓其他戰艦發射更多的電子乾擾器。
這些電子乾擾器,足以瓦解對方的百萬戰艦。
對方文明太弱了嗎?
其實並不是。
這個文明實際上對上曾經的橄欖枝文明都可以不落下風。
但時代變了。
不是對方太弱,而是聯邦已經足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