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2個多小時。
一道強光衝擊艦隊。
風雷艦隊的艦長們更加輕鬆了。
“竟然是廣域攻擊,看來不用擔心了。”
廣域攻擊就是範圍攻擊,意味著主炮能量會分散。
分散的能量,特彆是在這麼大尺度下,其能量衰減是幾萬倍幾十萬倍的。
如此稀釋,對他們根本造不成什麼威脅。
然而他們的輕鬆隻持續了幾分鐘。
主機的警報聲再度響起。
【能量盾被高能衝擊,能量盾正在瓦解,能量盾破碎!能量盾破碎!請做好艦身直麵高能衝擊的準備!】
警報聲相當急促。
好似在1分鐘前分明什麼都是好的,然後災難在1分鐘內席卷了各個方麵一樣。
“怎麼可能,廣域攻擊的能源密度如何衝破能量盾的?”
艦長們查看能量盾抵禦的能量級彆。
l。
el是一種現代的能量級彆劃分。
常規的激光切割刀能量級彆是0.071el,這種切割刀可以用來切割常規的鋼鐵,可以說是削鐵如泥。
而現在他們遭遇的能量是l,也就是兆el,百萬。
換算下來是1.9387億el。
這是能量等級,而不是總能量。
一般能量等級都是取每平方厘米的能量強度作為標準的,或許更正確的寫法是el\/^2。
數億倍的差距。
這並不是艦長們看到過的最大數字。
l上麵很顯然還有gel,10億。
gel上麵是tel,1萬億。
常規的超距武器就在tel級彆。
相比之下l太小了。
但超距武器足以摧毀恒星,而他們是戰艦,戰艦的能量盾上限其實就在1萬l左右。
而他們此時遭受的,超過了能量盾承受上限的一倍。
通常來說,戰艦的廣域攻擊達不到這種級彆的能量等級,但粒子之翼不一樣,它被疊加了,它並不是一艘戰艦的主炮。
而且粒子之翼是越近越強。
此時他們之間的距離在20個天文單位左右,這太近了。
粒子之翼徹底摧毀了這些戰艦的能量盾,然後轟擊在戰艦本體上,這是毫無疑問的摧毀。
戰艦的艦身根本擋不住這樣高能的射線。
隻見這些戰艦表麵被擊中後不到10秒鐘就急速升溫到了180億攝氏度的高溫,艦身融化成液體離開戰艦表麵。
大概6米厚的戰艦外殼2分鐘左右就融化殆儘,內部的一切生命暴露在粒子之翼中,瞬間成為焦炭。
11艘戰艦全部摧毀。
分明娜很快下達了下一個命令:“通知所有飛船單位,放棄追擊敵方飛船,我們進攻下一支艦隊。”
整個過程其實早就在分明娜的意料之中。
當他們的距離被拉進到100個天文單位之內的時候,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敵人的確有機會逃走,甚至反擊對他們製造傷亡。
但很可惜,他們並沒有這種能力,甚至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這個意識。
而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後,那是真晚了。
第四艦團會合,而在前方,那支騷擾艦隊也不再逃走,開始減緩敵人艦隊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