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霜藍星國,公爵想要超星科技(2 / 2)

他們已經喪失了學習的動力,也無法快速的接觸和吸收新事物。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正麵戰場大規模去試探。”

“給我安排一下行程,我要去見陛下,讓他主動朝聯邦發動攻擊,聯邦的反應會透露一些東西。”

……

公元年。

二十八星國盟約的霜藍星國朝聯邦宣戰,並派遣三支艦隊攻向聯邦邊緣星係,墨岑星域。

雙方激戰300餘年,墨岑星域損失慘重,被攻陷。

這一戰被稱之為“霜墨之戰”,引起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震動。

因為在此之前,聯邦一直占據絕對優勢。

二十八星國盟約從未在正麵戰場上戰勝過聯邦一次。

這次戰爭意味著一個新的開端。

但誰都清楚。

這並不是聯邦衰弱了。

而是聯邦將注意力轉到了其他方向。

這是二十八星國盟約的機會。

之後又過了1000年的時間,通過二十八星國盟約不斷加強進攻,聯邦軍節節敗退,損失達到23個恒星係。

賽斯裡借著這些戰爭,再度讓自己站上旋渦中心。

公元年。

解決完一切事情的賽斯裡再度接收到來自拉斯蒂星國的消息。

“他們將我之前的話當做耳邊風了。”

“竟然直接攻占了聖比斯星國,並毫無回信的意思。”

“現在那邊是什麼情況?”

【公元年,拉斯蒂星國戰勝周邊三個星國,秦雲星國、聖比斯星國、天空之國,宣布成為禮燕星域的霸主】

【公元年,秦雲星國內旗馬集團背刺聖比斯星國和天空之國,再度重創兩大星國】

【公元年,拉斯蒂星國朝秦雲星國發兵,公元年,秦雲星國滅國,5年後,拉斯蒂星國同時朝聖比斯星國和天空之國發兵,公元年,天空之國滅國,公元年,聖比斯星國滅國,拉斯蒂星國掌控禮燕星域五分之三,拉斯蒂星國第一公司,超星科技集團借此市值飆升,超過了7600萬億】

聽到這個消息後,賽斯裡一怔,問道:“原本的超星科技集團市值是多少?”

【2300萬億左右】

超級集團。

其實大部分星國國內都是沒有一個市值很高的公司的。

比如聖比斯星國,好幾個公司牽製,大家都市值幾百億,這對於一個中等星國來說是常態。

而旗馬集團這樣的病毒公司,市值也能超過千萬億,市場對病毒公司普遍看好,病毒公司的賺錢渠道很多,而且沒有重資產,意味著利潤很高。

“超星科技集團為什麼能有千萬億市值?”

“將它的資料給我看看。”

整個資料來看,超星科技集團主要依靠製造可規避類飛船市值飆升。

“白蛟號嗎?”

“我們也采購過,還挺好用的,隻可惜是飛船。”

可規避飛船的市場太大,宛如紅海,而超星科技集團是唯一一家可以生產的。

雖然之後可規避飛船被研究,作用大大降低,但依舊是特種飛船中的佼佼者。

但真正讓賽斯裡在意的是,超星科技集團的市值高昂並不是因為可規避飛船本身。

而是利潤。

根據超星科技集團審查財報來看。

可規避飛船的利潤率達到了500%。

要知道一般的飛船利潤最多隻有20%。

利用可規避飛船,超星科技集團賺得盆滿缽滿,超高的利潤率讓市場對其預期持續走高,最終超過了2000萬億。

賽斯裡在這份內容中看到了超星科技集團成長為億億市值巨頭的潛力。

隻需要製造出可規避類戰艦,超星科技集團的市值將突破天際。

飛船太局限。

戰艦才是真正的戰鬥力。

主流的飛船公司利潤率還沒有20%那麼高,平均利潤率其實隻有12%,20%有一部分是品牌溢價,大家認為這個牌子的飛船質量好,願意掏更多錢。

而戰艦公司就不一樣了。

這相當於軍火生意。

飛船的主流市場一直都是民用市場,軍用市場雖然也很大,但隻占據35%左右。

戰艦是100%軍用,而且因為戰爭時期變成了緊俏品。

戰艦的平均利潤率為58%。

整個市場的規模雖然沒有飛船那麼大,但最重要的是,戰艦本身的競爭並不激烈,戰艦也非常依靠高科技創新。

超星科技集團飛船500%的利潤,如果真可以製造出可規避戰艦,那就算是150%利潤也有大把的人買單。

這種東西很快就能成為爆款,被各國采購。

超星科技集團可以借此賺多少錢?

賽斯裡竟然一時間也不敢想。

“一定要將這個公司控製住。”

“派人去和這個公司談判,我要注資進入,也讓人在市場上購買這個公司的股份,最好能夠讓我的股份比例達到51%,不管用什麼手段都行。”

賽斯裡就算作為公爵,現在也到達了國家權力中心。

但億億市值的公司太龐大了。

他背後有那麼兩三個在資助他,而他個人想要擁有,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倒是可以去獲取一個一兩千萬億級彆的公司,但和億億相差巨大。

二十八星國盟約這邊,75個億億市值的公司牽扯太多,一些億億級彆的公司市值可能隻有幾億億,看起來和千萬億差距也就10倍,但它們隻是因為星國的各種變化而丟了一些利潤,導致市值走低而已。

千萬億級公司最多代表一個星國幾億億級市場。

億億級的公司,本身就是一個星國幾百億億級,甚至千億億級市場。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因為這些公司的先發優勢和壟斷地位。

千萬億級公司是後來者,它是從原本的大蛋糕中分出一點。

而億億級公司是做蛋糕的人,它做蛋糕的時候,其他所有人都會朝著這塊蛋糕聚攏過來,形成產業鏈,變得密不可分。

億億級公司不僅自己擁有億億市值,很可能它還擁有幾個幾十個千萬億級公司的股份,投資了幾百個百萬億級公司。

當然,同樣億億級公司也有差彆,資源型公司,科技型公司,重工業類公司等等,這些公司一些容易被取代,一些憑借自己的壟斷優勢能夠越做越大。

但億億就是這個時代的分水嶺,且在二十八星國盟約這邊尤為明顯。

聯邦這條線更高。

因為聯邦統計已經有超過1593個億億級公司,是二十八星國盟約數量的20倍以上,永恒輪回星國也有192個億億級公司,莫斯比蟲族星國有3個,除此之外就是其餘未加入二十八星國盟約的星國內公司,還有獨立星國之外的公司,加起來有52個億億級。

對於一個可能成長為億億級超級獨角獸的公司。

賽斯裡誌在必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