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雨過天青雲**(2 / 2)

玩寶大師 青木赤火 3790 字 11個月前

比如不少玩家耳熟能詳的《宣德鼎彝譜》中提到,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柴窯,被放在了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前。《宣德鼎彝譜》的可信性是很高的,這說明,明代宣德年間,皇宮內府是藏有柴窯的。

在清代,能被確鑿認定的,主要是乾隆的詩,含有柴窯的有四首,詠碗的兩首,詠枕的兩首。不過,乾隆有過把汝窯當成鈞窯的光輝經曆,這可信度恐怕得打點兒折扣。

清代民間的一些筆記也曾記錄過柴窯,但可信度就更小了。

到了民國年間,還有一些傳聞,但也隻是傳聞,無從稽考。比如琉璃廠發現過柴窯殘片,還被磨成了三寸圓形;比如幫著袁世凱燒製洪憲瓷的大管家郭葆昌,曾經用一處大宅、數十畝良田作為代價拿下過一件柴窯。

到了今天,並沒有任何一件公認的傳世柴窯器出現。

倭國曾經展出過一件百合花瓶殘器,據說是明代皇帝回贈給幕府將軍的禮物,號稱這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柴窯器。

但是很多人不信。

不管彆人信不信,反正餘耀是不信。

可火字口的這件梅瓶,餘耀雖然未曾謀麵,甚至沒有見過實物圖片,隻是根據一個手繪的輪廓猜測,他卻信了。

這應該就是一件柴窯天青釉梅瓶!

瓷器中說到柴窯,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用木柴作為燃料的瓷窯。還有,當然就是這個專屬的“柴窯”。

柴窯,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柴榮的禦窯,柴窯天青釉,也是他主持創製的。

柴榮這個皇帝,還是比較有才能的,可惜英年早逝。他駕崩後,太子年幼,他曾經的義弟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北宋取代後周。不過,趙家對柴家還算不錯,一直養著,世襲罔替。水滸裡的柴進柴大官人,就是按照柴榮後代來描述的。

柴榮有個很大的愛好,那就是研究礦土,燒製瓷器。皇帝一旦有了愛好,而且孜孜以求,那各種便利條件太多了,必然會成就相當高的專業水平。比如宋徽宗趙佶的書畫,創出了瘦金體;比如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創出了可以折疊移動的大床。

而柴榮,則大筆一揮:雨過天青雲**,者般顏色作將來!

柴窯天青釉橫空出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淩駕於所有單色釉瓷器之上,笑傲千年。

見餘耀和鐘毓兩人異口同聲說出,蕭影倒抽一口冷氣,“單單隻是火字口的這件柴窯,就是無價之寶,那所有的這批重器珍玩,豈不是真成了半壁江山?”

鐘毓嘴角微微一動,“可惜,隻是猜測,終究是不見實物。而且,其他字口和大掌眼的東西,我也不知。”

餘耀想了想,“東江省博物館的那件太顛方鼎是許太炎先生送出的,這一件,莫非原先也在秘藏名單中?”

“這就不好說了。”鐘毓接口,“我猜測,集中秘藏,也是無奈之舉,肯定是本想安全穩妥轉移,卻發現很難實現。畢竟,當時倭寇已開始全麵侵略,光是漢奸的耳目就很難避開。”

“難不成,就是因為這件太顛方鼎轉移的時候差點兒出事兒,才導致了秘藏計劃?”

“出事兒?”鐘毓和蕭影都是麵露疑惑,“這件太顛方鼎不是一直好好的在華夏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