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一看餘耀來了這一手,心裡不由一緊,“怎麼個意思?我瞅著是東漢的,挺開門啊!”
“鏡子本身沒問題。但我看著紋飾線的感覺不太對,彆扭。”餘耀放下工具,“老周,我跟你就不繞彎子了,這可能是一件爬山頭的東西。”
“什麼?”老周一聽,也拿起放大鏡和強光手電看了起來。
“縫隙是看不出來,技術很高。可感覺不對,也多半有問題。要想真正驗證,除非‘淬火’。”
老周看了一會兒,他更是什麼也看不出來,氣咻咻說道,“要‘淬火’,我也得當著那老小子的麵兒!”
所謂“爬山頭”,是行裡的術語,主要指修複過的東西。比如這麵東漢四方神獸鏡,原先可能裂成兩半了,又給拚接修補了起來。
當然了,如果是文物修複然後陳列,一般不會叫爬山頭,因為爬山頭帶點兒貶義,多是為了蒙人。
爬山頭最早是用在家具上,開始多叫“扒散頭”,這個就比較直觀了,把散了的東西扒拉起來。
後來,不知怎麼就叫成了爬山頭,乍一聽,就不太容易明白了。不過這裡邊也隱含了一個意思,原先碎了裂了的東西,若是修補之後當完整品出手,價格上的確能爬一個山頭。
如果爬山頭手段高明,縫隙也不容易看出來。這麵漢鏡餘耀感覺不對,可也找不出明顯破綻,所以才對老周說除非“淬火”。
這個淬火不是真的淬火,不用燒紅,直接弄盆開水,把銅鏡放裡麵泡一會兒,然後再弄盆冷水,夾出來一浸,就可以了。
因為爬山頭的技術再高明,裂過就是裂過,這一淬火,必然重新開裂。
“你這個朋友要是存心蒙你,你當著他的麵兒有什麼用?他還說是你弄壞又找人修補的呢!”餘耀遞給老周一支煙,“這裡麵有個時間差,你今天剛和他交易完,沒法兒賴;你現在打電話,他要是不接,過兩天再回複,那就是故意蒙你了。”
老周還真就掏出手機,撥了過去。
暫時無法接通。
“你這個朋友,到底是什麼朋友?”餘耀問道。
“也不算很熟,最初是采訪中無意認識的,四十來歲,叫張誌堂,收舊家具的。有時候能碰上古董老家具,他也常在舊貨市場轉悠,零散弄過古玩。我倆之前沒交易過,因為他手裡的東西太次。這麵漢鏡,他確實沒說怎麼收來的,隻是含糊說了一句碰巧了。”
“現在看,蒙你的可能性已經很大了!”
“我不是沒防備,但這麵漢鏡很開門,我又看得細,沒想到可能是爬山頭的貨!”
老周說完,又撥了過去,還是暫時無法接通!老周忿忿地把手機拍在了桌子上。
餘耀歎口氣,“我明白了,你上午來找我,本來是想讓我一起看看的吧?結果卷簾門拉著,你怕我忙,也就沒好意思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