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耀雖不能近前,卻站在楊銳側後方,這樣扭頭就能以眼神和口形交流。
第一件擺上來的東西,是一隻碗。
標價三百六十萬。
楊銳看了有半分鐘,突然抬手對老頭兒說道,“老爺子,這輪我不參與了,換個人上來行不行?”
老頭兒擺手,“當然不行!”
“那我撤了!”楊銳說著,竟直接離開桌邊,走到了餘耀身旁。
這碗太貴,他吃不動,而且他和老頭兒說話的時候,是盯著餘耀的,餘耀沒有任何示意。
“看來,款兒應該是弘治的了。”一走到餘耀身邊,楊銳就耳語道。
剛說完,就有兩個人同時提出來看底,老頭兒照辦,落款果然是青花雙圈楷書:大明弘治年製。
黃釉屬於單色釉,而且是出現得偏晚的單色釉,白釉紅釉藍釉,都是在元代之前就有了,黃釉在明代宣德時期才開始出現,但是技術不成熟,數量上也是鳳毛麟角。
從明代到清代,最著名的黃釉,就是弘治黃釉。
弘治黃釉,又被稱為雞油黃。實際上弘治黃釉比雞油黃的顏色要稍微深一點兒。弘治黃釉,還被稱為嬌黃,顧名思義,黃得很嬌嫩。嬌黃還有種寫法,澆黃,這也說得通,因為弘治黃釉上釉的方式是“澆釉”。
清代的黃釉數量,要遠遠多於明代,除了雞油黃,還有米黃,檸檬黃,等等。但,雞油黃一直被曆代藏家追捧為黃釉之最;而且,弘治以後,沒有任何一朝的雞油黃能出其右。
所以弘治官窯黃釉的行價也不低。
這隻碗,形製很普通,侈口圈足,直徑不過十幾厘米,但如果是真品,三四百萬是不難出手的。
三百六十萬的標價,基本就是老玩家認定的行價。不過,楊銳即便沒細看,心裡也打起了鼓,弘治黃釉市麵兒上很少見,會是真品麼?
餘耀隔得遠,看不太真切。
老頭兒展示碗底的時候,他倒是能在老頭兒變換方向時看出,碗底是略略有點兒凹的。這是弘治黃釉碗、盤的一個典型特征,不少仿品的底是平的。
另外,這黃釉的顏色,看著也比較真。弘治雞油黃,很難仿,成化時期有過,但偏黃白,後來的仿品,顏色又有點兒深黃。
不過,遠看,也有遠看的好處。
弘治黃釉它是兩次上釉,第一次是白釉,第二次的黃釉,圈足處是白釉和黃釉交接的地方,真品是很整齊很自然的。
這隻碗,要是近看,能看出交接處也很整齊;而餘耀遠看,整齊到什麼地步看不清楚,但是卻能看出,白釉黃釉的交接處,有點兒拘謹的感覺。
PS:欠影子護法一次加更,今天兌現不了,記下,以後不賴賬。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