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飯,邊吃邊說!”這時候,才朋璽看到保姆進來了,就此起了身。
席間,才持璜告訴餘耀,“我這次去緬甸,碰巧遇上了嘉爾德亞洲區總裁福滿倉,你說你是不是運氣很好?”
“福滿倉?這名字挺有個性。”
“他是英國人,外國人就愛起這種中文名字。不過這老頭兒見識不淺,和我聊得不錯。回頭我介紹你認識一下。”
餘耀舉杯,“我這不給你提成好像都說不過去了!”
才持璜眉毛一挑,“那倒不用,不過有件東西你幫著看看倒是可以,我今天帶來,本是讓我爺爺掌眼的,正巧你在。你這人,彆的我不了解,眼力確實沒得說。”
才朋璽輕敲筷子,“臭小子,怪不得這麼積極!”
“那也得分人啊爺爺,他的眼力您都佩服,我能怠慢麼?”
其實餘耀這次來,身上可是揣著好大“一筆”,除了鴿血紅,還有那一塊聖旨玉牌,原本是一並讓才朋璽看看的。
不過,才持璜先說了有東西看,那就完事兒再提。
才持璜來的時候,手裡沒帶明顯的大件,加上他偏好玉石,餘耀本以為他的東西和玉石有關,卻不料,居然拿出了一枚大錢。
直徑四厘米左右,規整厚實。
連才朋璽都是一愣,“永曆通寶?”
“顏色黃中泛青,好像是金錢。不過,七青八黃九紫十赤,成色不純。”餘耀看了一眼之後說道。
“上手看看。”才持璜笑道,“南明永曆帝東奔西竄的,能鑄金錢就不錯了。這是我在緬甸無意中發現的,花了十幾萬呢,可不能論金價!”
“我在這方麵也是了了,你先看吧。”才朋璽對餘耀說道。
餘耀拿了起來。錢幣正麵按照上下右左順序楷書“永曆通寶”,背麵是上下兩字“國拾”。
永曆,是南明皇帝朱由榔的年號,朱由榔在位十六年,鑄造量還是不小的;同時,在當時的台灣,永曆通寶還流通了三四十年,後來康熙收了台灣之後才開始收繳銷毀。
永曆通寶的背文比較多,有紀值的,比如壹分、二厘、五厘、折二、折五等等;還有隻存在類似紀局的單字的,比如這枚錢幣背文的“國”。
但是,像這種“國拾”,單字和數字的組合,就比較少見了。
最關鍵的是,這一枚是金錢!市麵兒上應該還沒有出現過。
這枚永曆通寶“國十”金錢,餘耀細看之後,便斷定確實是明末清初的東西,“你從哪裡買的?”
“緬甸的一處古董店。緬甸古董出關很麻煩的,不過好在是一枚錢幣,我直接穿鑰匙扣上,就這麼過關了。”
餘耀點點頭。
在緬甸發現永曆通寶,並不奇怪。
滿清入關之後,朱由榔在粵省稱帝。不過,在清兵的追剿下,他是東奔西竄,如同喪家之犬。後來一路逃亡到了緬甸,被緬甸國王安置在緬都。在這裡,永曆通寶自然是沒法兒用了,但流到緬甸一部分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