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影給他的名片,是“隱奇”工作室的,本就是對外的聯係方式。
將兩人送出店門,揮手作彆之際,店老板卻忽然一拍腦門,對餘耀說道,“兄弟你喜歡瓷器啊?我突然想起來,有個朋友好像有件好東西。”
餘耀沉吟道,“我們今天時間不多,要是再跟著你去,怕是要耽誤不少工夫。”
“這樣,你們還要逛多久?”
“晚飯前吧。”
“那我給朋友打個電話,如果他說晚飯之前能帶著過來,那我就再給蕭大師打電話;如果不能,也不打擾你們了,直接走就行了。”
“老板你辦事挺妥帖,行。”餘耀點點頭,“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折騰他這個來回,要是我們看不上······”
“都是明白人,哪有筆筆都成的生意?不跑腿,不商談,那是不可能的。”
“好,那就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慢走。”
兩人離開了店鋪,繼續溜達著往前逛。
有個店鋪前擺了一條小長桌,貼牆,上麵擺了一些小玉件。
在古玩之中,蕭影對古玉的興趣,相對是比較大的;玉能通靈,古玉的種種氣息也頗值得研究。
“這個是秦代的吧?”蕭影拿起了一個小玉人。這個小玉人,蕭影並沒有感應氣息,隻是從外形上來大致判定。
因為這個小玉人的臉部和兵馬俑實在太像了,而且發髻歪向右側,兵馬俑不少發型也這樣。
“你看,這攤子上好幾個呢!”餘耀笑了笑。因為有個像是老板娘的女子就坐在門口,所以餘耀也不能說得太白。
“嗯。走吧。”蕭影了然。這麼說,那就都是仿品唄。
又往前走了兩步,蕭影忽而說道,“有件事兒挺奇怪。”
“怎麼?難道這個小玉人你覺得有年份?”餘耀撓了撓頭,心說我看明明就是這兩年新做的東西啊。
“不是。我是說小玉人的發髻,你看啊,秦代之前的戰國,秦代之後的西漢,中原男子的發髻不都是居中麼?怎麼兵馬俑,還有這種小玉人,發髻都歪向右邊?”
“嗯,這是秦國後期到秦朝的一種流行發髻,隻是流行,所以並不是人人如此。”餘耀想了想,“這事兒吧,可能和秦始皇的奶奶有關係?”
“羋月?”蕭影一愣。
“應該說是羋月的原型吧。秦惠文王的老婆,秦昭襄王的老娘,秦始皇嬴政的奶奶。”
“你這一說,我倒有點兒興趣了。”
餘耀低頭點了一支煙,“這都是我的推測啊,不一定準······”
古人秉承“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原則,基本是一輩子不理發的,所以清代要漢人剃禿了大部分頭發改成滿人發型,才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對峙。
既然頭發長,那不弄個發髻就成披頭散發了。這男子發髻的形式,一般都是居中的;秦國人的發髻,戰國時期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居中的;中原地區的國家,基本也都是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