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濮傑就要伸手探進杯中酒水。
“慢!”餘耀連忙製止,“且觀察一會兒!”
“沒事兒!你想想,既然暖出的酒能喝,那放上手更不要緊!”濮傑雖然這麼應了餘耀一句,但到底也沒把手放進去。
杯口的熱氣其實不算多,絲絲縷縷地冒出來,觀察杯中酒水,倒是沒什麼異常,隻不過酒水表麵的熱氣能更多一點兒。
兩人觀察了記大約五分鐘,發現熱氣並沒有加劇,始終是一個淡淡的狀態。
濮傑此時也沒再問餘耀,直接伸手進去探了探。
“有點兒溫,不是很熱,但絕對不是原來的溫度!”濮傑甩了甩手上的酒水。
餘耀一聽,也不由伸手探了探。的確,酒水隻是有些溫乎,但也可以稱得上是暖酒了。
“這到底是什麼材質啊?”濮傑撓了撓頭。
“我覺得是天然的,不是什麼合成材料,不過要想搞明白,怕是得送到專業權威機構檢驗。”餘耀應道。
“這可不能送!否則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濮傑看了看餘耀,“既然你斷代是唐代的,而且還能暖酒,看來就應該是真的自暖杯!”
“隻是這暖酒的速度似乎有點兒慢!”餘耀說著,拿起了酒瓶,“這個江州大曲是39度吧?”
“對!”濮傑點頭。
“39度······唐代可沒有這麼高度數的酒啊!”
的確,唐代的酒沒有度數太高的,當時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再就是清酒(隻有壓榨,不經蒸餾)。
在唐代的詩文中出現的“燒酒”這個詞兒,其實不是蒸餾工藝的白酒,指的是顏色發紅的酒。
所以,唐代流行的酒,度數普遍比較低。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介紹過唐酒的主要幾種加工製造方法,能推論出酒精含量一般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五,有的隻有百分之五左右,和現在的啤酒也差不多。
濮傑一聽餘耀說的,“你的意思是?如果換成度數低的,說不定暖酒的速度會加快?這也能進一步驗證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暖杯?”
“是這個想法。”
“行!收好,先去吃飯,順帶去買瓶米酒回來試試。”
兩人在飯店吃飯的時候,餘耀又對濮傑說道,“如果你的貨主和我的貨主是一個人,那這個王奶奶家的老爺子,生前搜羅的有意思的好東西可不少啊!”
“從咱們接觸的這幾件來看,還真是。嗯,我再詳細問問,連帶還有什麼要出手的東西。”
“而且,這位老爺子收集的東西,似乎都有點兒······怎麼說呢,說稀奇古怪有點兒嚴重了,就這麼個意思吧,都是挺有特色的小件。”
“這還沒確定這酒杯的貨主就是王奶奶的女兒呢!”濮傑接口道,“趕緊吃,吃完了咱們先回去拿米酒試杯再說!”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