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造型,如果一剖為二,縱切麵有點兒像琵琶,故此得名。
有的琵琶尊會帶雙耳,不過這件沒有。
濮傑在餘耀身邊坐下了,餘耀衝來啟點頭示意後,便上手了。
餘耀先翻了翻底,底款是青花雙圈楷書款:大清雍正年製。
這琵琶尊上的畫片記,是“封侯掛印”。
畫片上,有一棵老鬆,有花草青石。老鬆的一條虯枝上,掛著一方印石,印石兩側,各有一隻蜜蜂飛舞;更上方的鬆枝上,則有一隻靈猴倒掛,眼睛看向印石。
取蜜蜂、靈猴、還有掛在鬆枝上的印石,聯成“封侯掛印”。
在華夏的紋飾中,不少是采用類似的諧音構圖的。
這件琵琶尊的器型、胎釉、畫工,都是雍正官窯的風格。
來啟在旁邊抿了一口茶,見餘耀看得仔細,張口說道:“我聽說,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我也不是很懂,不過這瓶子真是漂亮!”
雍正皇帝的藝術造詣,的確是很高的,他兒子乾隆實在是難以望其項背。同時呢,雍正對瓷器又特彆專注,他對官窯瓷器,有時候會提出很多具體要求。這也是雍正官窯瓷器高品質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仿品瓷器滿大街都是,雍正瓷器也有不少,自然是一眼假。但是要說頂級高仿,雍正瓷器的仿製難度是非常大的。
餘耀看了足足有五分鐘,而後對濮傑道,“你上上手?”
濮傑點點頭,上手了。
餘耀看了看來啟,“來總,什麼價兒能出?”
來啟笑道,“不是給濮老板說過麼?”
“說過麼?”餘耀看向濮傑,濮傑皺了皺眉,“哎?我這腦子,怎麼不記得了?”
來啟擺擺手,“濮老板是貴人多忘事。無所謂,總得當麵談。少了這個數兒不行。”
來啟說著,豎起了五個手指頭。
“我想起來了,來總確實說過,是這個數兒。”濮傑放下了手裡的琵琶尊。
餘耀也沒跟他再打馬虎眼,“來總的意思是,少了五百萬不能談?”
“對!”
餘耀沒接話,卻將這件琵琶尊小心拿起,放進了紅木盒子,而後又穩穩地扣上了盒蓋。
“餘老板這是?”
“來總啊,你看我這個小店,小本經營,都是指望快來快走賺口吃的。我要是五百萬收了這件琵琶尊,壓這麼大本兒,一年半載的未必能脫手。”
來啟微微一怔,轉而笑道,“餘老板誠心想要麼?”
此時,濮傑插言,“來總,你說的價兒,我們真沒利市。”
來啟伸手摸了摸紅木盒子,“我聽說雍正官窯,拍過上千萬的也不少呢。”
“那得看具體的東西,說實話,青花琵琶尊,不是雍正官窯的搶手貨。前幾年上拍過六七十厘米高的大尊,也不過一兩百萬的價兒。”濮傑麻溜接口道。
餘耀聞言不由看了濮傑一眼,他倒是做了功課,不過還是沒說到點子上。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