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身上凸起的棱,專業說法叫“出戟”;明代出現的出戟花觚的瓷器,仿的就是高古青銅器的造型。
“這樣的熟坑,你忸怩什麼?”老者看到這隻出戟觚之後,不由開口道;同時順手抄起,看了起來。
古玩裡的“熟坑”和“生坑”之說,現在很多器物上都用;最早其實就是從青銅器來的。青銅器,以夏商周上三代為尊,幾乎沒有不入土的,所以剛挖出來的就叫“生坑”,挖出來很久已經養熟了的,就叫“熟坑”。當然,熟坑也包括那種罕見的從來沒入過土的。
攤主拿出的這件青銅觚,外表已呈現很深的青黑色,棱角和表皮都顯得很光滑,有些花紋甚至都模糊了,這看著是出土幾百年的效果。所以老者才這樣說。
攤主笑了笑,“我不是忸怩,不熟悉的買主,我不知道他的眼力,也不知道他的性子,萬一他覺得是出土文物,再去舉報我怎麼辦?”
此時,老者看青銅觚的眼神,卻似乎深深被吸引了。
餘耀沒說話,就在老者旁邊跟著看了看。
老者收回目光之後,似乎有點兒急切,也沒征詢餘耀的意見便問攤主,“什麼價?”
“老爺子,我剛才還沒說完。除了不熟的買主不好打交道,這價格,一般人也不願意從地攤上買。”攤主說到這兒頓了頓。
“不管高低,你總得報啊!”
“您痛快,我也痛快,最少得三十個!”攤主壓低聲音說道。
老者聽了之後,微微皺眉,這才看了看餘耀,同時雙手將青銅觚遞上。
餘耀擺擺手,示意不用上手了。
這件雲雷紋出戟青銅觚,是西周早期的造型;觚,既是酒器,也是禮器;這隻觚,如果是真品,這樣的熟坑,這樣的品相,要是上大拍,應該能衝到百萬。
不過,它不是真品。
但也不是現代仿品。
老者見餘耀表情有異,問道,“你沒興趣?”
“嗯,和那件明代青花碗一樣,我覺得意思不大。”餘耀著重突出了“明代”兩字。
攤主聽了,咳嗽兩聲,“這位先生,這樣的東西你要都覺得沒意思,這地攤區,也就沒什麼逛頭了。”
餘耀笑了笑,也不和他辯,而是起了身,“我再看看攤子前的東西。”
老者聽了餘耀嘴裡著重吐出的“明代”兩字之後,不由又仔細審視了一番青銅觚,但看了一會兒,眼神中依然猶疑不定。
而餘耀已經認定,“西周青銅觚”其實是明代的仿品。
明代的仿品流傳至今,自然而然出現了熟坑的效果。
最後,老者還是放下了,但離去之時,沒有把話說死,說先轉轉考慮一下。
三人離開攤子之後,老者立即問餘耀,“小餘,聽你的暗示,這青銅觚是明代仿品?”
“杜老爺子覺得不是麼?”
“明代高仿上三代的青銅器,我也見過不少;但哪有這麼高的水準?特彆是銅質,我真是發現不了任何破綻啊!”老者深深皺眉,微微搖頭。
“嗯。”餘耀點點頭,“杜老爺子,這一件之所以難以發現破綻,是因為一種獨到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