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2 / 2)

玩寶大師 青木赤火 3739 字 10個月前

舍妹自小執拗,太炎管教無方,從倭人中穀一事,確屬真情實愛,無力阻之;然家國大義為重,已斷絕兄妹關係,且未與任何珍物。

聽完這一句,眾人唏噓不已。

這是許太炎在強調:他妹妹以及後代、和他以及他的後代,沒有任何關係了!同時,他沒有給妹妹和中穀安次郎任何珍物,如果以後有人拿出什麼古玩珍寶,說是從許太炎那裡得來或者和許太炎有關係,那就是胡編亂造、胡說八道。

而看完這三頁信紙,剩下的一摞信紙,雖然和這三頁信紙大小一致,但是紙張、格線、墨跡並不相同!想來,應該是比這三頁信紙寫得早。而前麵這三頁信紙,估計可能是在封閉秘藏之前不久寫成的。

同時,剩下的一摞信紙,並不是什麼鑒寶心得秘笈,而是一些古玩珍寶的線索!應該是當年鬼眼門追查了解到的。

一共九頁。每一頁都是基本寫滿的,但因為有詳有略,所以每頁數目不一,最少隻有一條線索,最多則有五條線索。

大家將這九頁信紙攤開,一起查看分析了一番。

八十多年過去了,這裡麵記錄的內容,當時受條件所限,可能好不容易才得到一點線索;但是現在,卻基本已經明晰了,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流失到了海外。

比如就有之前提到的,昭陵六駿中的拳毛騧和颯露紫,現存於美國賓大博物館。

比如大名鼎鼎的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原是清宮珍藏,後被慈禧移至頤和園,清末卻被八國聯軍的一名英國軍官盜走,而現在,存於大英博物館。

再如,北宋汝窯天青釉碗、龍門石窟北魏石刻《帝後禮佛圖》、紅山文化高古玉馬蹄形器······等等如今也都陳列在外國的博物館裡。

還有一條線索,現在來看有點兒戲劇性。信紙上記錄的是1922年被人賣到了倭國,此後一直未能追回。

實際上,截至1937年,確實是沒有追回;但是,在倭國戰敗之後,卻又被華夏收回來了,如今藏於台島的故宮博物院。

這就是蘇東坡《寒食帖》。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而這蘇東坡的《寒食帖》,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當然,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藝術類的東西,肯定會有不同意見,但這三個說法流傳度確實也比較廣。

這《寒食帖》1922年從華夏流到倭國,是賣出去的,買的人是倭國的一個收藏家。

二戰結束之後,民國政府的外交部長交待在倭國的友人查訪《寒食帖》,發現之後用重金買了回來,所以又重新回到了華夏。

大家一條條查看分析,心中多有感慨。時局紛亂,風雨飄搖,雖然還是有那麼多文物流失海外,但是鬼眼門能保住秘藏這麼一批珍寶,當年是經曆了怎樣的艱辛啊!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