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好早餐,二哥才匆匆過來,為了早些出發,從店裡拿了個麵包啃上了。
嫂子她們女士,就負責照顧好劉娟這個保護動物,行李物品我們男人當仁不讓的拿上了。
放假人真多,我們圍了個圈護著劉娟上車,還好,剛有乘客下來留下兩個空位,大嫂拉劉娟占住坐下。
梅子和周雪靠住她們站好,四下觀望,隻待有人下車便好占住座椅。
等大夥上齊,司機喲喝一聲“坐穩了”,中巴搖搖晃晃出發了。
車廂裡是人擠人,連站著都困難,我向後挪了一點,站在梅子後麵。
嫂子抬頭看了一眼“還沒發現呢,玉梅你倆今天還穿了情侶裝,真漂亮”。
梅子扶著我站穩,不好意思的說“什麼情侶裝,我們隻是出來玩這樣穿方便點”。
中巴和公交不一樣,沒有扶手,我們站都很難站穩,隨著中巴東倒西歪,哪還有心思說話,到了長安汽車站,下去了一批乘客,總算各自占住了座位。
我和梅子占了雙排座,一起手牽手坐下來,
這下沒那麼辛苦了,大家坐下有說有笑的開始聊天,到了虎門還要換乖一趟才能到達虎門炮台,這更不得了,人擠人,車擠車,仗著人多,才安穩的護著劉娟一起上了車去,上去之後,還幸得一個大男孩給劉娟讓了位,我們才放鬆戒備,大夥挨著站好,也是為了提防小偷。
這樣出來遊玩太累,我是遊興全無,隻有向東還覺得新奇,畢竟老家趕集或年關時才有這麼多人。
晃晃悠悠中,又過了近一個小時,才在站台停下,劉娟現在不需急著下了,待乘客下得差不多,周平才扶她下去。
還有一段距離才到炮台,兩公裡左右,大夥紛紛拿出礦泉水,灌了一口,休息下,步行前進。
走了約莫半個鐘頭,終於到了虎門炮台。遠遠望去,虎門炮台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旁邊不遠處就是那雄偉的虎門大橋,裡麵公園占地麵積很大,鬱鬱蔥蔥,綠樹成蔭。
大家來了興趣,尤其是向東,像孩子一般跑在最前麵進入炮台景區,我們先參觀了博物館,簡單了解了鴉片戰爭的曆史。
周雪和梅子拿出相機,不停的指揮我們站位,留下一張張回憶。
接著,我們登上了炮台,俯瞰著珠江口的美景。海風徐徐吹來,帶著鹹鹹的味道,讓人心曠神怡。
劉娟也精神煥發,一臉的輕鬆。在炮台上,我們紛紛合影留念,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而後,我們沿著海岸線漫步,頂著炎日欣賞大海呼吸海水的鹹味。雖然路途疲憊,但此時此刻,所有的辛苦都拋之九霄雲外。
古炮台帶領我們見證前人的滄桑,紀念碑銘刻著先輩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這蒼老的曆史文化遺產,象征著我們曆朝以來,不畏強權的反抗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丫頭她們不知準備了多少膠卷,大夥的集體照,女士的合影,男士的合影,一對對的合影,最多的還是她們女士的擺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