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一晃眼就到了六月底。算算日子,她來清河村也快一年了。時間過得是真快啊,她都成知青點的老人了。
清河村今年也有點兒閒錢了,許仁德早就組織者村裡的壯勞力又給知青點加蓋了兩間房。
現在男知青和女知青屋裡都各有兩間,住著也稍微鬆散一點兒了。主要是按照這幾年的情況,村裡肯定還得來知青,總得給人找個住的地方吧。
說起來,如今知青點也有住的地方了,喬念念是可以不再繼續借住在吳桂芬家裡的。
可吳桂芬這邊喬念念一個人就能獨享一個屋子,住著多美啊,她才不想回去擠大通鋪呢。
話再說了,她現在已經有錢了,不缺蓋房子的錢。如果真的要搬出去的話,她就貼著李文秀的房子再蓋兩間和陸子文一樣的青磚大瓦房,絕對不會回去擠大通鋪的。
不過吳桂芬始終也沒有提起這個問題,喬念念也就當不知道,厚著臉皮就在這邊住下了。
在這邊住著有吃有喝的,她單獨住出去就得天天吃那些預製菜了,她不想再過回那種日子。
就在忙忙碌碌的日子裡,許仁德又一次去公社領回了新一茬的知青。
這一次的數量比較少,一共十個人,七男三女,比起喬念念那一茬,也少不了多少。
還好之前知青點已經加蓋了,要不,還真住不下。
今年才1974年,正是下鄉知青多的時候,再過兩年就基本上不會有啥知青下來了。
一樣的牛車馱著一車的行李,後麵跟著一群筋疲力儘的青年,從入村開始就備受人的打量。
隻不過,今年,坐在路邊樹蔭下打量人的變成了喬念念,被打量的人是那群新來的知青。
喬念念得益於她的工作,不用每天都泡在地裡,輕鬆不少。這不,今天都有空來樹蔭們。
這一茬新來的知青和去年他們來的時候一樣,進村就開始打量村裡的情況。然後……然後就是滿臉嫌棄和滿臉的抗拒,以及想要落荒而逃但又強壓下心底的恐懼的糾結之色。
喬念念倒是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這一茬新知青,帥哥美女的比率有點兒高啊。
去年他們那一批,能拿的出手的也就陸子文一個了。李文秀長得不算難看,但也頂多算的上清秀。
至於喬念念她本人,去年剛穿來的時候那副尊容,她自己一想起來就一副地鐵老爺爺看手機的表情,無法接受,一點兒都接受不了。
說起來,今年來的這十個人,就有四個長得不錯。
先說一共七個男同誌,就有三個男同誌一個塞一個的帥氣。先說那兩個穿白襯衣的兩位同誌吧。
上身都是身穿白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