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都覺得這女娃娃在村裡活不久,風一吹就吹飛了,哪有力氣乾活啊。不乾活,就沒飯吃,那可不就死路一條。
知青點兒其她知青也都針對她,連知青點的門都不讓她進。人到了知青點一中午,飯都沒吃一口,就給攆出來了,要不她也不能借住在我家啊。
那會兒村長也是頭疼,讓村裡人收留她。可收留事兒小,你把人收留回來了,總不能眼睜睜的看人餓死家裡吧。
可誰家裡也不富裕,自家孩子還都吃不飽呢,就是可憐旁人,也得有那個能力啊。所以,一說投票,都把人往我家推。”
說到這裡,吳桂芬難掩對喬念念的心疼,語氣裡都有些哽咽了。又想起當初的自己也是冷冰冰的,又有些懊惱。
“那一開始我也不願意,不是怕她把我家給燒了,就是把麻煩帶回家。但是也不能真的就看她睡大街吧,我沒辦法,就給人帶回了家。
我一開始沒想著多管閒事的,你們之前也見了,院子裡那砌了一堵牆。我當時就想,中間有牆隔著,回頭死了也不算是死在我眼皮子
喬弘文和李芳茹之前不是沒有去過清河村,不過他們到清河村的時候,喬念念已經在清河村混的風生水起了。每天不是出門和村裡的嬸子大娘聊八卦,就是癱在家裡,想儘辦法躲著活,實在躲不過去了,才懶懶散散的去乾。
吳桂芬今天一說,兩口子才知道,原來孩子當初是那麼不容易……
也是,當初孩子才剛剛十四歲,瘦的跟杆似的。走兩步都能因為營養不良暈倒,更彆說她當初下鄉的時候,還把大部分的錢留在家裡,想來那時候她身上也沒啥錢。
背井離鄉,一個孩子,在陌生的地方,想要生存下去,已經是不容易了。
夫妻倆之前一直給自己暗示,虧得有吳桂芬這麼個好人在,免得閨女受那麼多苦。注意力也總是集中在孩子如今的光鮮亮麗上麵,刻意不去想孩子當初是如何適應的,隻圖自己心裡的愧疚能少一些。
吳桂芬那邊緩了緩,又重新打開了話匣子。
“不過這孩子就跟田裡的雜草似的,不給水都能瘋長。也是她有韌勁,為人勤快能乾。
你們都不知道,知青院那群知青,就連男知青一天能賺八個工分的都少之又少。念念當初就那一個杆,一天賺八個工分,那次直接把自己給累暈在地裡了。”
想到這裡,吳桂芬又彎了彎眼角。
“不過那孩子也不是真的暈,就是其她知青故意坑她,她將計就計給坑了回去,還得了獎狀呢,成了清河村的勞模。”
吳桂芬眼角的笑意逐漸消散,又歎了一口氣。
“不過,那次可真是把我給嚇壞了。甭管是真暈還是假暈,我是真怕她自己死在院裡,然後就拉著她一起搭夥吃飯。
孩子也是懂事兒,一個娃娃,能吃多少糧食。整個清河村誰不知道我們家延平有本事,能賺錢,可偏她一點兒便宜都不願意占,吃我一口米都得加倍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