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葛藤被紮成捆,一塊塊葛根裝進了背簍。
很快,背簍不夠用的了,幾個腿腳快的,不用人提醒,後麵背著一筐,前麵抱著一簍,用最快的速度運送回去。
等回來的時候,狩獵歸來的勇士們,聽說了葛這種好東西,也背了簍子,拿了工具,前來增援。
安兒很清楚葛藤的繁殖能力很強,收割完這一片,又在不遠處找到了更大的一片,泰雅部落的老女老少幾乎全部出動了,忙到月上中天,才把找到的葛藤和葛根全部弄回部落。
第二天的時候,采集隊又尋到幾片葛藤,一時之間,山洞空地被葛藤和葛根占據了不小的一部分。
說實在的,安兒知道深秋並不是采集葛藤提取纖維的最佳時期,不過她看到青翠的藤條,想要嘗試提取看看。五十公斤葛藤,能夠出一公斤的絲,如果這堆小山一樣的葛藤全部弄完了,部落裡差不多可以人人弄一身葛布衣服穿了!
一根藤蔓采回來以後,要經過煮、讓包含在莖絲上的纖維層剝離掉、發酵、江水的洗滌、乾燥這一係列的程序以後,才輪到可以拉絲。拉了絲還要把它們一根根地係在一起,結扣兒的地方要處理得很細,不能影響織出布的美觀,這些都是需要靠人的手工來完成的,同時也是很需要時間的。
因此,接下來的時間,采集隊又分成了兩個隊伍,一個隊伍依然由老羅帶著去采集。雖然部落裡的食物儲存很豐富,不過原始人的的習慣是秋天要馬不停蹄地收集一切可以食用的東西。
至於葛根,在山洞裡比較容易儲存,先放著。安兒決定先把葛藤的絲弄出來,等冬天的時候。把織機弄到炕上,織布做衣裳,其他書友正在看:。
煮葛藤是用部落裡目前唯一的大陶罐,日夜不停地煮著。煮過以後拿到河水中去冷卻,然後放進挖好的的正方形窯坑裡,先在坑的底下鋪上滿滿的一層草,把藤蔓放上以後再鋪上滿滿的草,讓它發酵。
發酵在秋天時候兩三天時間就差不多了,當表皮腐爛得像爛泥一樣,再拿到江裡去洗,把爛泥樣的表皮洗掉。就變成潔白色的藤蔓纖維了,中間的芯也在這個時候抽掉,隻有在濕潤的狀態下芯才好抽。抽掉的芯安兒也沒浪費,用來編籠筐之類的東西了。
用做纖維的部分正好是表皮和芯之間的那層薄薄的皮,也叫“韌皮”。拉絲的時候是用手指一根一根地往下拉,拉絲是個細致的活兒,部落裡巧手的女人還女孩們。但凡有一點空閒,都會自覺地坐下來——拉絲!
拉出來的絲,還要一根根打結接起來,打好了結的絲線,繞在一塊木頭上,呈“8 ”字型。繞滿了木塊就是一縷線。這種絲在織布的時候,一定要打濕了才行,要不然會很硬織不勻。
秋天。果然是個忙碌的季節。男人們每天進入森林深處狩獵,女人們往常是忙著采集,不過今年又多了幾樣活兒——抽絲和洗葛粉!
葛絲在安兒日夜不停的趕工下,半個月就全部弄好了。這半個月中,她忙得瘦了一大圈兒。阿布憐惜她辛苦,晚上倒也沒折騰她。達兒更是把家裡的家務活兒通通接過去。口胡:做飯除外。
家裡人的舌頭都被養刁了,覺得以前的烤肉和煮肉,簡直是難以下咽。安兒也很怕遲到淡而無味的飯食,家裡的三餐她再忙也要搶著乾,不過有達兒打下手,她輕鬆了許多。
絲線弄好以後,安兒目測應該有兩百多斤的樣子,每個人弄套貼身的衣服,應該沒問題。
阿布本以為,安兒能夠休息一段時間了。可是人家又跟大石頭杠上了?為什麼要搗弄石頭?看著堆積如山的葛根,安兒早就垂涎三尺了!“葛粉燒肉”、“葛粉骨頭湯”、“葛粉燜五花”、“葛粉鯽魚湯”……
要想弄出葛粉啊,必須得有石磨不是?在這個史前石器時代,想要什麼都要動手自力更生。所以,安兒留下了力大無窮的“肌肉男”,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終於弄出了倆石磨!
有了石磨,安兒天天壓榨著部落裡的勇士們,輪流幫著推磨。推磨是個力氣活兒,讓女人和老人還做,是不是不人道了點兒?呃……儘管原始社會的女人和老人,身上的一把力氣也是不容小覷的。
葛根洗乾淨,切成小塊,塞進石磨裡,加水磨成汁水。然後在一個乾淨的池子裡,用竹篩子蒙上一層細葛布充當紗布用(這是安兒為了葛粉,紡織出的史前第一塊葛布),把漿末盛於葛布上,注入清水,充分攪動,使澱粉隨水漏入池內,反複加水,直至澱粉與粉渣分離乾淨。
澱粉漿沉澱兩天後,把上麵的清水舀出來,取出池底的澱粉塊。再拿出來用炕烘乾,其實曬乾也是可以的,不過在晾曬的過程中,葛粉容易發生氧化,營養價值會流失一部分!
弄出來的第一批葛粉,安兒現場示範,用葛粉做出了整整十來樣美食,部落中的人一一品嘗過,頓時讚不絕口,對葛粉的分配無比期待起來。
秋末的氣溫很涼了,部落裡儲存的食物越來越多。自從山洞裡給葛藤葛根占據了小半地方後,部落裡每天獵回來的食物,全部分派下去。吃不完?自己儲存起來!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吃不完的肉掛在屋簷下,要是外族人看到了,一定會很吃驚:這個部落是有多富有啊,居然有那麼多存糧……
PS:
************推薦基友小刀郡主力作《庶女仙途》,簡介: 特工穿越成的醜陋庶女,成為被家族拋棄的一顆棋子,尊貴的身份被掉包,是認命還是奮起反抗。死而複生後的她,帶著煉藥和秘法的空間,秒殺天下眾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