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中古紀元-蠻族入侵!加更(2 / 2)

鄧肯也不敢浪,沿著戰略地圖靠近,發現了遠處正在平原地帶交戰的軍隊。

——撒克遜海盜。

——撒克遜精銳掠奪者(一星)。

——撒克遜長槍兵。

——撒克遜精銳斧手【索爾祝福】(一星銀灰色)。

——撒克遜獵手。

——日耳曼祭司團。

鄧肯第一次在戰場上看到了非作戰單位的編製,他們似乎是在鼓舞四周的撒克遜戰士,打扮很接近多神教北歐地區的祭司,男女都有,規模很小,隻有十來個人,還會對撒克遜戰士進行祝福。

他們可以將蠻族部隊激勵為‘士氣高昂’的狀態。

“有點像是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教會的牧師隨軍出征。”

“他們是超自然單位嗎?”

鄧肯相當好奇,因為他還沒有開啟法力條,鴉後-特莉絲說過,很多巫師祭司都是沒有施法能力的,隻有極少數才能施展一些簡單的巫術。

——蠻族酋長衛隊(一星)。

——撒克遜貴族騎士(一星銀灰色)。

在上帝視角的戰略地圖上,撒克遜軍隊的成分相當複雜,各式各樣的戰鬥單位都有,他們還有一支騎兵部隊,酋長衛隊護衛在將領左右,撒克遜貴族騎士裝備精良,已經算是真正的重騎兵了。

好在他們的數量很少,隻有三四十人的規模。

抵抗他們的是不列顛島的原住民,其中有些部隊非常接近帝國軍團。

——不列顛軍團(低配野戰軍)。

——戍海軍團(低配戍邊軍)。

——薩爾瑪提亞輔助騎手。

——拉格爾重騎兵(一星)。

——不列顛僧侶教團。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支由騎士組成的重騎兵部隊,標記為‘丁塔吉爾公爵的騎士衛隊’,全部都是一星單位,還有精英騎士,裝備精良,都是全身鱗甲,戰馬都一起披甲,跟鐵甲騎兵差不多。

他們大概有十多人,混編了一些披甲騎手,外加少量的輕騎兵。

“等等!”

鄧肯竭力回憶,好似想起了一點什麼,喃喃道:“丁塔吉爾公爵?”

“傳說中尤瑟王是不是睡了丁塔吉爾公爵的妻子?”

“然後才生下的亞瑟王?”

如果鄧肯的記憶沒錯,尤瑟王是趁著丁塔吉爾公爵不在時,讓魔法師梅林把自己變成了丁塔吉爾公爵的模樣,然後偷偷潛入城堡,跟公爵的妻子共度良宵,最終懷上了亞瑟王。

不會是現在吧?

丁塔吉爾公爵在前線抵禦入侵者,而尤瑟王趁機睡他老婆,後來丁塔吉爾公爵死了,他的妻子便嫁給了尤瑟王。

自此,卡美洛王國的權力徹底集中於尤瑟王的手中。

“那尤瑟王現在睡了他老婆嗎?”

鄧肯觀察戰場,發現不列顛人的軍隊情況很不妙,作為輔助軍團的坎蒂人已經快被擊潰了。

這是一個比較原始的部落民族。

坎蒂人至今還有一些‘群婚’的傳統,也就是不同的氏族部落,各自出一批青年男女,比如說十個男人和十個女人結婚,他們之間可以隨意結合,一個男子可以任意與這十個女人交配繁衍後代,一個女人也可以任意跟這十個男人發生夫妻關係。(防止人口外流)

不列顛島是在被帝國征服後,才慢慢地轉變文化傳統。

但是在一些僻遠的地帶,依舊有非常原始的部落,甚至有食人族,乃至是更古老的‘雜婚’傳統。不列顛島早期的野人還是很多的。

凱撒時代記錄了很多不列顛島的事情,隨後數百年都是羅馬人在竭力改變原始部落的傳統。

群婚現象也因此慢慢減少。

“這是把原住民部落的輔助兵團都拉上了嗎?”

人數占優勢,但裝備差,士氣低。

在鄧肯的戰略視角下,三支原住民的輔助兵團被輕易擊潰,他們估計連古羅馬時代的青年軍都打不過,被撒克遜蠻族的一隊斧兵砍得哭爹喊娘,大規模的潰敗甚至衝擊到中軍,讓不列顛軍團也陷入‘混亂’狀態。

雜兵太多了。

有強力的主戰部隊,雜兵一潰敗立刻形成連鎖反應。

“這丁塔吉爾公爵是要死啊?!”

隨著陣型的中軍被潰兵衝擊出現混亂,撒克遜人的酋長衛隊和貴族騎士也開始動了,目標直指丁塔吉爾公爵的近衛隊。

這他媽都等不到鄧肯等人趕過去,估計不列顛人的軍團就得大潰敗了。

吊打!

這是真的吊打。

因為時代很接近於當年的五胡亂華,帝國周邊的蠻族戰鬥力也是非常凶悍的。

不過亞洲的五胡亂華應該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而帝國的蠻族入侵才剛剛進入高潮部分,未來還會有數百年的蠻族大亂鬥。

“撒克遜人的優勢太明顯了。”

“如果沒有亞瑟王,沒有圓桌騎士,一支接近中世紀的騎士部隊,恐怕不列顛島會淪陷的更快。”

圓桌騎士可以視作為一支上百人規模的重裝精銳騎士團。

在這個時代,一旦派出去,就是扔下了骰子,直接決定整個局部戰場的勝負命運。

按照傳說故事來講,丁塔吉爾公爵屬於命定之死的人。

他不死,亞瑟王的母親就不能名正言順嫁給尤瑟王。

鄧肯已經預見到了一場潰敗。

突然間。

他好似看到了什麼,渾身一怔,喃喃道:“那是什麼鬼東西?”

——瓦爾基裡(三星金色)(女武神)【中立單位】?!

一個模糊的肉眼看不見的女性身影浮現在了戰場上空,她似乎是在等待什麼,鳥翼型的銀盔下,雙眸凝視著戰場上的日耳曼蠻族勇士,好似在等待著他們戰死沙場的那一刻到來。

古希臘神係覆滅,古羅馬神係覆滅。

多神教信仰體係下。

西方神係最後的一個派係,斯堪的納維亞,北歐神係正式登場!

這是最後一支負隅頑抗的多神係陣營,也是日耳曼神話體係的核心,一直堅持到千年後,才被教會徹底滅亡!

——中古紀元-蠻族入侵!

帝國覆滅的時代大背景下,除了匈人帝國給予的龐大壓力,日耳曼諸多蠻族部落也遵循冥冥中的指引,開始了對【全麵基督教化】的羅馬帝國大舉入侵。

由此,中古紀元拉開了浩浩蕩蕩長達數百年的時代序幕!

世俗的王權,萬民的信仰,多神教與一神教,最後的多神教陣營-北歐神係,諸神黃昏的預言,以蠻族入侵為序章,開啟了最終的神係之戰!

此戰於數百年後落幕,北歐神係基本滅亡。

………………

【PS:這一章交代完第一卷的最後一部分時代大背景。雖然寫的是一本純爽文,這是第一卷的中古世界,但是鋪開時代背景我是非常認真的。

其他係統文多是將現實遊戲化,由係統推動劇情,主角作為工具人,讓一個真實的世界看著像是RPG遊戲。而這本書的構思則是將遊戲現實化,鄧肯眼中是遊戲畫麵,但它是一個個真實且殘酷的現實國度。

這便是超維度玩家的由來。】

【注釋1:一號人間體的英靈化,是因為北歐神係還幸存。

一神教滅亡北歐神係後,完成了信仰統一。】

【注釋2:北歐神話在7世紀傳播到冰島,因此幸存,在16世紀才被完全取代滅亡。】(鴉後-特莉絲的預言,這條路其實是留給北歐神係的退路。並非是留給女巫們的。)

【注釋3:米蘭赦令頒布,古奧林匹克運動會被禁止,祭火熄滅,萬神殿大門緊閉,時間的順序大概是公元300-394年,而真正的日耳曼蠻族大舉入侵,也是公元400年左右正式開啟。

古希臘神係和古羅馬神係陣營,同年宣告滅亡。

多神教陣營的內戰,變成多神教與一神教的對決。

由此,第一卷的大時代背景完成邏輯閉環,中古紀元-蠻族入侵(神話末期),正式構築完畢。

世俗派係的戰爭是明線,信仰派係的戰爭是暗線。

法蘭人蠻族出身,最後信仰教會,便是北歐神係暗線鬥爭中失敗了。入侵的蠻族被教會給策反了,直接改變信仰。

蠻族在物理上摧毀了帝國,而教會在暗中摧毀了入侵蠻族的北歐信仰。這就是中古紀元的混戰大背景。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祭獻帝國,鑄就羅馬教廷。

你物理上摧毀帝國,我精神上摧毀北歐信仰,把入侵的蠻族全部轉化為教會信徒。

原始宗教,傳教效率遠不如教會。

但是有祭祀傳統等武力加成。

而帝國太強了,一言可以立國教,決定是多神教還是一神教興起,所以帝國必須死。

帝國可以毀滅,但信仰必須統一。

審判異端。

這是教會下的一盤大棋。

棺材板要摁死,餘孽要清除。

免得哪天突然出現一個大新聞——古羅馬(古希臘)神係陣營複辟了。

叛教者-尤利安時期已經複辟過一次。

這就是主角切入的時代節點。

女巫逃亡由此而來。】

【PS:第一卷的力量體係,基本是按照魔戒設定的,女巫的力量壓製,也是借用魔戒體係。

北歐神係的超自然存在,約等於魔戒邁雅的人間體。

也就是甘道夫等巫師的實力,個彆神靈級存在的實力,能達到索倫、精靈女王的級彆。

一開始,第一卷我就想寫的是最古老的奇幻文風。

不是日係奇幻,牧師奶奶奶,以及後麵的網文奇幻風。】

【PS:寫遊戲異界,偏奇幻風格,對我來說,真的很像遊子離家,磕磕碰碰,撞得滿頭是血,最後回到了一開始夢想起航的地方,反而寫得輕鬆隨意許多。】

【最後,我想起刷視頻裡的一句台詞——以上帝之名,蕩平歐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