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澤宇和徐雪瑩站在新蓋的大房子前,看著村裡的孩子們在院子裡跑來跑去。
秦澤宇穿著一件寬鬆的白色短袖,黑色的長褲,褲腳隨意地挽起,露出結實的腳踝。
他雙手插在褲兜裡,眼睛微微眯著,臉上帶著幾分愜意。
徐雪瑩則穿著一件淡藍色的連衣裙,她的皮膚雪白,在陽光下像是透著光。
她把頭發簡單地紮成一個馬尾,幾縷碎發垂在耳邊。
這時,村裡的李二麻子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
李二麻子,人如其名,臉上滿是麻子,身材瘦小,但是眼睛卻透著機靈勁兒。
他跑到秦澤宇跟前,氣喘籲籲地說:“秦哥,我聽說城裡有個大項目,是關於新型農產品加工的,好像利潤特彆高。”
秦澤宇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他慢悠悠地說:“哦?
新型農產品加工?你仔細說說。”
李二麻子咽了口唾沫,清了清嗓子說:“我聽城裡的親戚說,現在有一種新的技術,可以把農產品加工成那種高科技的保健品,什麼營養片之類的,據說市場上賣得可火了。”
徐雪瑩聽了,眼睛一亮,她湊過來問:“那這個加工難不難?
我們對這個可一竅不通啊。”
李二麻子撓了撓頭說:“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親戚說,有個大老板在找合作夥伴,隻要能提供原材料,他們就負責技術和銷售。”
秦澤宇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看了看徐雪瑩說:“這倒是個機會,不過我們得先去考察考察。”
徐雪瑩點了點頭,她轉身走進屋裡,不一會兒拿了個小本子和一支筆出來。
她一邊翻著本子一邊說:“我們得把目前的生意安排一下,不能因為這個新項目就亂了陣腳。”
秦澤宇應了一聲,他把村裡幾個得力的工人叫了過來。
其中有個叫張大力的,長得五大三粗,肌肉鼓鼓的,一看就是個有力氣的主兒。
秦澤宇對他說:“大力,這幾天我和你嫂子要去城裡一趟,家裡的事兒你多盯著點,尤其是果脯的生產,質量可不能出問題。”
張大力拍著胸脯說:“秦哥,你放心吧,有我在,出不了差錯。”
秦澤宇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和徐雪瑩坐上了去城裡的車。
到了城裡,他們直接去了那個據說有項目的公司。
公司在一座高樓大廈裡,門口站著兩個保安,穿著整齊的製服,表情嚴肅。
秦澤宇和徐雪瑩走過去,保安攔住了他們。
“你們找誰?”一個保安問。
秦澤宇說:“我們找你們公司負責新型農產品加工項目的人。”
保安打量了他們一番,然後說:“你們有預約嗎?”
秦澤宇皺了皺眉頭,他還真沒預約。正在他想著怎麼回答的時候,徐雪瑩笑著對保安說:“大哥,我們是從鄉下來的,聽說這個項目特彆好,就想來了解了解,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保安看著徐雪瑩那可愛的模樣,態度緩和了一些,他說:“那你們等會兒,我打個電話問問。”
過了一會兒,保安對他們說:“你們可以進去了,8樓808室。”
秦澤宇和徐雪瑩走進大廈,坐上電梯來到8樓。
808室的門是開著的,裡麵坐著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
這個男人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戴著一副金邊眼鏡,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他看到秦澤宇和徐雪瑩進來,站起身來,伸出手說:“歡迎歡迎,我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我叫陳宇。”
秦澤宇握住他的手說:“你好,我是秦澤宇,這是我妻子徐雪瑩。我們聽說你們這個新型農產品加工項目,想了解一下。”
陳宇請他們坐下,然後開始介紹項目。“我們這個項目呢,是利用最新的科技,把農產品中的營養成分提取出來,製成高純度的營養片。目前市場上對這種健康產品的需求非常大,但是原材料的供應一直不太穩定。”
徐雪瑩問:“那你們需要我們提供什麼樣的原材料呢?”
陳宇說:“各種農產品都可以,像水果、蔬菜、糧食之類的。不過我們對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很高,必須是無汙染的綠色產品。”
秦澤宇靠在沙發上,翹起二郎腿說:“這個我們倒是能保證,我們村裡的農產品都是純天然的。不過,利潤怎麼分成呢?”
陳宇笑了笑說:“這個我們可以商量,一般來說,我們會根據原材料的成本和市場銷售情況來確定分成比例。”
秦澤宇和徐雪瑩對視了一眼,他們都覺得這個項目有很大的潛力。
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有很多風險。
秦澤宇說:“陳先生,我們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但是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考慮。”
陳宇點了點頭說:“當然可以,這是個大事,你們確實需要慎重考慮。
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隨時聯係我。”
秦澤宇和徐雪瑩接過名片,然後離開了公司。
他們走在大街上,徐雪瑩說:“這個項目看起來不錯,但是我們得先了解清楚技術方麵的問題,不能盲目投資。”
秦澤宇說:“嗯,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們可以找個這方麵的專家問問。”
他們在城裡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個在農業科技領域有點名氣的教授,叫王博。
王博住在一個老舊的小區裡,房子雖然不大,但是到處都是書和資料。
秦澤宇和徐雪瑩敲了敲門,過了一會兒,門開了。
王博穿著一件皺巴巴的襯衫,頭發有些淩亂,眼睛裡透著學者的專注。
他看到秦澤宇和徐雪瑩,有些疑惑地問:“你們是誰?”
秦澤宇笑著說:“王教授,您好。我們是來向您請教一些關於新型農產品加工技術的問題的。”
王博請他們進屋,然後聽他們講了關於那個項目的情況。
王博皺著眉頭說:“這個項目聽起來很誘人,但是目前這種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比如說,原材料的提取率可能會很低,成本就會很高,而且產品的質量也很難保證穩定。”
徐雪瑩聽了有些擔心地說:“那您的意思是這個項目不太靠譜?”
王博搖了搖頭說:“也不是,隻是風險比較大。
如果你們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來承擔風險,也可以嘗試一下。
不過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秦澤宇和徐雪瑩從王博家出來後,心情有些沉重。
他們知道這個項目是一個新的挑戰,如果做不好,可能會損失慘重。
回到村裡後,他們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幾個比較信任的村民。
其中有個叫孫富貴的,是個很有經驗的老農民。
他摸著下巴說:“我覺得這個事兒啊,風險是大,但是如果成功了,收益也高。
我們可以先小範圍地試試,就用一小部分農產品來做實驗。”
秦澤宇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說:“行,那就先這麼定了。
我們先挑選一些質量好的農產品,送到城裡去檢測一下,看看能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
徐雪瑩開始組織村民挑選農產品。她在倉庫裡指揮著,大聲說:“大家把那些長得好的、沒有受過汙染的水果和蔬菜都挑出來,分開擺放。”
村民們都很積極地乾著活,有個年輕的姑娘叫劉小花,手腳特彆麻利,她一邊挑著蘋果一邊說:“雪瑩姐,這個項目要是成了,咱們村可就更有錢了。”
徐雪瑩笑著說:“是啊,不過還得看檢測結果呢。”
過了幾天,挑選好的農產品被送到了城裡的檢測機構。
秦澤宇和徐雪瑩在村裡焦急地等待著結果。
終於,檢測結果出來了。秦澤宇接到電話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對徐雪瑩說:“檢測結果還不錯,大部分都符合要求。”
徐雪瑩也很高興,她說:“那我們可以和那個陳宇再談談合作的細節了。”
秦澤宇又一次來到了城裡的公司,見到了陳宇。
他把檢測結果拿給陳宇看,然後說:“陳先生,我們的農產品檢測結果還不錯,我們想進一步談談合作的細節。”
陳宇看了看檢測結果,滿意地說:“很好。那我們就來談談具體的合作方式吧。
首先,我們需要你們按照我們的標準定期提供農產品,我們會先支付一部分定金。
然後,在加工過程中,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損失由你們承擔。”
秦澤宇皺了皺眉頭說:“這個不太公平吧,質量問題也有可能是你們加工過程中的問題啊。”
陳宇笑了笑說:“秦先生,我們的技術是很成熟的,隻要原材料沒有問題,一般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秦澤宇想了想,他知道這個時候不能輕易讓步。
他說:“陳先生,我們可以承擔一部分責任,但是不能全部由我們承擔。”
陳宇看著秦澤宇堅定的眼神,他知道這個男人不好對付。
他想了一會兒說:“那這樣吧,我們可以共同承擔,但是你們承擔的比例要大一些。”
秦澤宇還是覺得不太滿意,他說:“這個比例我們不能接受,最多五五開。”
陳宇猶豫了一下,然後說:“行吧,那就五五開。
不過,我們的加工周期比較長,在這個期間,你們不能把農產品賣給其他公司。”
秦澤宇說:“這個可以,但是你們也要保證按時給我們付款。”
就這樣,他們談好了合作的細節。秦澤宇回到村裡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村民們。
村民們都很高興,大家都期待著這個新項目能給村子帶來更多的財富。
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在第一批農產品送過去之後,陳宇那邊就傳來了消息,說有一部分農產品的質量還是不過關,需要重新提供。
秦澤宇有些生氣,他對徐雪瑩說:“我們挑選的時候都是按照他們的標準來的,怎麼會有問題呢?”
徐雪瑩也覺得很奇怪,她說:“會不會是運輸過程中出了問題?”
秦澤宇決定親自去城裡看看。他到了城裡的加工車間後,發現車間裡的環境很潮濕,而且溫度也不太合適。
他找到陳宇說:“陳先生,我覺得不是我們農產品的問題,是你們車間的環境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
陳宇聽了,有些尷尬地說:“這個,我們會儘快改善的。
那這批農產品你們再給我們提供一些吧。”
秦澤宇想了想,他說:“可以,但是你們要給我們一些補償,畢竟這不是我們的問題。”
陳宇無奈地說:“行吧,我們會給你們一些額外的報酬。”
秦澤宇回到村裡後,又重新組織村民挑選農產品。
這一次,他更加嚴格地要求質量,還親自監督運輸過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新型農產品加工項目逐漸走上了正軌。
雖然中間還是會遇到一些小問題,但是秦澤宇和徐雪瑩都能輕鬆地解決。
他們在這個陌生的領域裡慢慢摸索,逐漸掌握了一些竅門。
有一天,徐雪瑩在村裡發現了一個新的人才。
這個人名叫周小虎,是個年輕的小夥子,他對新型農產品加工很感興趣,而且自己還做過一些相關的研究。
徐雪瑩把周小虎帶到秦澤宇麵前說:“澤宇,這個小夥子很有想法,他對我們的項目可能會有幫助。”
秦澤宇看著周小虎,周小虎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藍色牛仔服,頭發短短的,眼睛裡透著一股衝勁。
秦澤宇問:“你對這個項目有什麼看法?”
周小虎有些緊張地說:“秦哥,我覺得我們可以在農產品的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我們自己的特色,比如一些傳統的農村加工方法,這樣可能會讓產品更有競爭力。”
秦澤宇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他說:“好小子,有點想法。
那你有具體的計劃嗎?”
周小虎從兜裡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說:“秦哥,你看,我是這麼想的……”
秦澤宇和徐雪瑩聽了周小虎的計劃後,決定采納他的一些建議。
他們在項目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果然,產品的市場反應更好了。
在這個過程中,秦澤宇和徐雪瑩也沒有忘記村裡的其他生意。
他們會定期去果脯車間、茶葉作坊和竹製品加工廠查看情況。
在果脯車間裡,秦澤宇看到工人們正在忙碌地製作果脯。
他走過去,拿起一塊剛做好的果脯嘗了嘗,然後對工頭說:“這個味道有點淡,糖的比例可以再調整一下。”
工頭連忙點頭說:“好的,秦哥,我馬上讓他們調整。”
在茶葉作坊裡,徐雪瑩檢查著茶葉的質量。她看到有一些茶葉的顏色不太對,就對製茶師傅說:“師傅,這個茶葉的烘焙時間是不是太長了?
顏色有點深了。”
製茶師傅看了看說:“雪瑩啊,可能是火候沒掌握好,我下次注意。”
在竹製品加工廠裡,秦澤宇和徐雪瑩看到了各種各樣精美的竹製品。
他們和工人們商量著,想要開發一些新的竹製品款式。
一個叫趙大牛的工人說:“秦哥,雪瑩姐,我覺得我們可以做一些竹製的燈具,現在城裡很流行這種自然風格的東西。”
秦澤宇和徐雪瑩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們鼓勵趙大牛去嘗試製作。
隨著生意的不斷發展,秦澤宇和徐雪瑩在村裡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村民們都很尊敬他們,遇到問題也都會來找他們商量。
有一次,村裡的兩個村民因為一塊土地的歸屬問題發生了爭執。
這兩個村民一個叫王二柱,一個叫李鐵蛋。王二柱長得高高瘦瘦的,李鐵蛋則是矮矮胖胖的。
王二柱說:“這塊地本來就是我的,我種了好多年了。”
李鐵蛋也不甘示弱:“你胡說,這塊地是我爺爺留給我的,我有地契為證。”
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其他村民也勸不住。最後有人把秦澤宇和徐雪瑩找來了。
秦澤宇看了看他們,然後說:“你們都彆吵了,把地契拿出來看看不就清楚了。”
李鐵蛋拿出地契,秦澤宇仔細看了看,發現地契上確實寫著這塊地是李鐵蛋家的。
他對王二柱說:“二柱啊,這地確實是鐵蛋家的,你可能記錯了。”
王二柱有些不服氣地說:“我種了這麼多年,怎麼就成他的了?”
秦澤宇說:“二柱,這是有地契為證的。不過,你這些年在這塊地上的付出也不能白費。
鐵蛋啊,你看能不能給二柱一些補償?”
李鐵蛋想了想,說:“行吧,秦哥,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