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煜基地海都分基地總部位於海都東南角的原國際自由貿易臨港新片區,牛斯克名下的特特拉海都超級工廠與星舟海都基地便位於其內。
陳煜之所以會將分基地的選址定在這裡,一是因為此工業設施較為完善,地勢開闊,而且還緊鄰大海,獲取建造材料(冰塊)也較為方便。
二是因為這裡曾是海都市的經濟引擎之一,聚集了大量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為天煜基地的科研創新和技術升級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人才儲備。
落戶在這裡的產業,主要為智能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業、人工智能產業、民用航空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未來能源產業、未來健康產業、未來空間產業。
這些產業,基本都符合天煜基地未來的發展,其規模之龐大,要想全部搬到天煜基地總部也不太現實。
因此,陳煜隻收了部分頂尖的科研設備和生產線,其餘大部分還是留在了原址,讓其留在分基地繼續發揮它們的優勢,形成天煜基地第二研發生產區。
為了調動分基地成員的積極性,陳煜特彆頒布了個激勵政策,隻要在分基地表現好或者具有傑出貢獻者,都可獲取全家搬遷至天煜基地總部的機會,並享受總部提供的全方位優厚待遇。
陳煜率領的雪橇車隊快速穿梭於海都樓宇間,一個小時後,總算抵達了天煜基地海都分基地。
此時的分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一輛輛大型設備在雪原中忙碌不停,清除掩埋生產廠房和科研大樓的積雪。
一座大型“聚變-裂變混合能源堆”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安裝與調試之中。
這座能源堆是陳煜特意讓天煜基地總部運來的,它不僅是天煜基地海都分基地的能源核心,也是其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
望著這正在崛起的新基地,陳煜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這座分基地的投產,將使天煜基地如虎添翼,戰勝天災指日可待!
“陳先生,陳先生。”窗外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打斷了陳煜的思緒。
他轉頭透過雪橇車的玻璃望向窗外,隻見一名身著防寒工裝的年輕工程師正匆匆朝車隊跑來。
陳煜當即命令司機將雪橇車停靠在了路邊,降下車窗玻璃,看向來人:“劉工,有什麼事嗎?這麼急?”
來人名叫“劉雪鬆”,是陳煜從大夏工程院中陽分院挖來的h武專家。
此番建設天煜基地海都分院,特意將其團隊從天煜基地總部調了過來。
劉雪鬆大口喘了幾口粗氣,接著對陳煜道:“陳先生,我有點工作上的事想跟您彙報,您看……?”
說到這裡,他露出一副遲疑的表情。
陳煜聞言,頓時明白了其意思。
“你們在這裡等我一下,我去和劉工說點事情。”陳煜對司機和其他隨行人員簡短交代後,便走下了雪橇車,隨劉雪鬆前往不遠處的一個臨時搭建的會議帳篷。
帳篷內,暖氣融融,與外界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幾張簡樸的會議桌旁散落著幾本技術手冊和圖紙。
劉雪鬆引領陳煜至會議桌旁坐下,迅速從背包中取出幾份報告,攤開在桌上。
“陳先生,這是關於q彈的布置方案,您看看是否需要進行調整。”劉雪鬆的聲音中帶有一絲緊張。
陳煜接過報告,仔細翻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