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陳煜在火種基地的勢力範圍內例行對科研和生產設備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工作。
火種基地所在蓉都,也是大夏的超大城市之一,其電子信息產業、裝備製造產業、醫藥健康產業、軍工產業等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特彆是蓉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所研發生產的J-20戰鬥機,作為大夏空軍的驕傲,其先進的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強大的作戰半徑,足以能夠和美瑞卡F-22“猛禽”戰鬥機相媲美。在全球範圍內都享有盛譽。
讓其埋沒在極寒末世中,實在是可惜了些。
作為“大夏抗寒救災民兵團團長”,陳煜自覺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些寶貴的科研成果保存下來,並儘可能地將其發揚光大。
足足耗費了5天時間,陳煜將蓉都包括蓉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在內的一些頂尖科研生產單位的設施設備收入了異次元空間內。
那些次一點的設施設備,他也懶得弄了,反正蓉都距離天煜基地總部也不遠,也就200公裡左右,交給
實在不行讓其留在蓉都也不是不行,反正這裡是要建設分基地的,分基地的基民也要找些事情做不是嗎?
與此同時,在陳瀾的協助下,李逸的好幾處秘密據點也被民兵戰士們拔除,除了收繳了不少物資外,還抓獲了一名大腹便便的青年男子。
這名男子名叫李洲,乃是李逸的兒子。
陳煜將其交予了火種基地的基民,讓他們自行處理。
畢竟李逸已死,基民的情緒沒有得到宣泄,就讓李逸的兒子李洲來讓基民們發泄一下心中的憤懣吧!
自此,火種基地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後續分基地的事宜,自有天煜基地總部派遣專業的人來接手。
在火種基地耽誤的時間已經夠久了,陳煜也該辦正事了。
當天下午,陳煜便帶著林樂樂和部分民兵戰士返回了天煜基地。
在這個極寒末世中,天煜基地的發展速度竟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僅僅時隔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天煜基地的基建再一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整個基地如今已經占地近200萬平方公裡,比陳煜離開前又往外擴張了一大圈。
新的區域除了大量的工業廠房外,又新增了不少居住區。
天煜基地雖然在外麵建立了不少分基地,但畢竟是以總部為核心。
人人都想舉家遷到總部,人人都想享受到總部更為完善的生活設施和更高的安全保障。
而天煜基地的政策也是在往這方麵引導,鼓勵大家向總部遷徙,不過就是條件比較苛刻罷了。
分基地的基民要來總部,不僅需要核心價值觀跟基地高度契合,還需要具備高精尖的科研能力或者是技術能力,亦或者是對基地有一定的貢獻才行。
後麵的三者隻要符合一項,便能夠申請帶著自己的家人舉家遷徙至天煜基地總部。
然而即便條件如此苛刻,自從半年前平定叛亂後,天煜基地如今的人口也從21萬增長到了76萬,已經超過了叛亂之前的人口。
人口上來了,以前的居住場地自然就不夠用了。
再加之如今天煜基地已經不再是以基本的生存為主要目標,生活品質的提升,也是基地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畢竟生活好了,心情才好,心情好了,才能激發大腦的創造力,對科研生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推動整個基地的科技進步。
天煜基地所要發展的,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高科技密集型產業。
天煜基地要做的,是讓現有的科技遠遠超出末世前藍星的科技,也隻有這樣,才能戰勝眼下這場極寒天災。
天煜基地,特彆注重基地內科研氛圍的營造。
基地鼓勵科研人員大膽嘗試,勇於創新,不畏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