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藍星“抗寒救災”行動(1 / 2)

美瑞卡的“抗寒救災”行動圓滿成果。

接下來,“抗寒救災國際民兵團”在藍星其他國家建立天煜分基地的步伐明顯加快,他們汲取了在美瑞卡建立天煜分基地的成功經驗,更加高效地推進這一全球性的“救援與重建計劃”。

在藍星的其他國家,陳煜和他的“抗寒救災國際民兵團”采取了與美瑞卡相似的策略,但根據各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靈活的調整。

他們首先選擇擁有豐富資源和潛在發展潛力的國家作為優先目標。

通過展示實力、提供援助和建立信任,逐步贏得當地民眾的支持。

而當地的豪紳見有利可圖,便歸順於“抗寒救災國際民兵團”,並且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主動帶人向周邊擴張,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這些歸順的豪紳不僅為“抗寒救災國際民兵團”提供了重要的地方資源和情報,還成為了天煜分基地在當地的開拓者、代理人,以及各個工廠的股東,幫助基地及工廠的管理和運營。

距離陳煜等人第一次開辟海外天煜分基地已經過去了9個月,在極寒天災降臨的地2年零3個月,天煜分基地已經遍布藍星主要國家和地區。

各個海外分基地生產的出來的紡織品、初級工業產品等被一艘艘貨運飛艇運回大夏,而從大夏各基地生產出來的從大夏各基地生產出來的精密機械零件、高科技電子產品以及高端製造品等,同樣通過一艘艘先進的貨運飛艇,運往各海外分基地。

形成了一個高效、全球化的供應鏈網絡。

在這個網絡中,各個海外分基地作為資源與初級加工的中心,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原材料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將原材料轉化為紡織品和基本的工業製品。

而大夏的各個分基地,則是技術創新與高端製造的搖籃。

這裡彙聚了藍星最前沿的科技力量和頂尖的研發團隊,專注於未來高科技產品的研發與製造。

從人工智能芯片到量子通信技術,從新能源解決方案到生物科技突破,大夏的分基地不斷推動著科技邊界的拓展,引領著全球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帶領人類僅剩的幸存者們戰勝這場史無前例的極寒天災。

至於剩下比較落後的地區,比如大黑州大部分地區,由於其本就地廣人稀,而且需要民兵團“搶救性保護”的資源並不多。

因此,陳煜直接放棄了對那些地區的“抗寒救災”工作。

至少,他自己是不打算親自帶人過去了,待得日後各海外分基地發展起來了,再讓其他人去搞吧。

至於一些極度搞神權化統治的國家和地區,陳煜在嘗試建立第一個分基地的時候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這些地區的民眾深受宗教思想的影響,對外來力量持有高度的戒備和敵意,使得“抗寒救災國際民兵團”的援助工作難以開展。

他們為其分發救援物資,人家拿得倒是開心,但是根本就不領他們的情,甚至有人將他們的行為視為對神靈的褻瀆,對民兵團成員進行攻擊和驅趕。

麵對這樣的困境,陳煜並沒有選擇跟他們膠著下去,他深知在這樣的地區,強行推進隻會適得其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