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陳默計算,小藍車要是再沒什麼大招能放,估計三個月內,必能倒閉。
陳默鬆了口氣,目前他也沒什麼好招了,因為企業破產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尤其像小藍車公司這種萬億級彆的公司,不是說出事兒了,負債了,第二天就馬上倒閉破產了。
這個過程最長甚至能達到兩三年。
如果商厲沒有更多的招數力挽狂瀾,那麼陳默也就不打算再管小藍車公司了,就靜靜的等待它破產就可以了。
“送給商少最後一個小禮物吧……”
陳默這麼想著,把公關部的人找了過來:“去寫一篇有關小藍車退押金的公關稿,明天發tt頭條、微博熱搜。”
“是!”
第二天一大早,tt就全網推送了一條新聞。
標題是《小藍車騷操作上熱搜,為299元出賣朋友?退押金又出新套路》
內容先是曝光了小藍車公司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又簡單描述了小藍車公司之前的種種無恥操作。
接著,又以記者的口吻評論道:
“既然小藍車公司選擇了私自挪用用戶押金,那麼也必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用戶的不斷請求下,小藍車最終還是頂不住各方壓力,開始逐步退還押金。那麼瀕臨破產的小藍車又是如何償還用戶的巨額押金的呢?
大家情況這個熱搜。
此次小藍車登上熱搜的原因便是他們居然推出了“拉好友,退押金”的活動。這樣的“神操作”也引來了用戶的吐槽:這不是讓我為了拿回本屬於自己的押金而去坑朋友嗎?我總不能自己吃虧還要坑朋友吧?這樣的操作自然也引來了各方的吐槽。
但其實這已經不是小藍車第一次使用這樣的套路,類似於邀請好友到小藍車商城購物退押金的活動也是屢見不鮮。總之一句話,要想退回自己的押金,你必須要讓我先賺錢。
本來小藍車為了自己的發展而私自挪用用戶押金就已經讓自己的口碑一落千丈,如今在退押金這件事上又整出這樣坑朋友的活動。不得不讓人吐槽,小藍車真的是自取滅亡。”
“用戶本應享有無條件退押金的權利,卻到處流露著龐氏騙局的味道。小藍車缺乏退錢的能力算是明牌了,但缺失了退錢的正確態度。”
這篇公關稿,默苑資本公關部的人寫的賊流暢,甚至都不需要帶任何抹黑的元素在裡麵。
隻要把小藍車公司做的事情如實的描述一遍,就已經能讓網友們深感共鳴了。
網友們在tt空間,微博和tt貼吧等各大社交媒體上,瘋狂轉發這篇文章。
小藍車公司的形象已經蹦到不能再蹦。
2億用戶,1.9億用戶選擇了退押金。
還有一部分沒退押金的,那是因為懶得退了,他們知道根本不可能退的出來。
而商厲這邊,所羅門再次親自打電話警告商厲,無論如何,必須保持住小藍車的基本盤不能蹦!
國外的小藍車公司,是基金會投資的,現在所羅門想放棄大夏市場,保住外國市場,然後上市套現。
商厲也被逼的沒招了,直接攤牌:“我這邊所有招都用完了,要麼,基金會給錢,讓小藍車公司推出新產品,延緩退押金大潮。
要麼,基金會給支個有效的招。
不然,你老是逼我,沒什麼用,逼是逼不出來什麼的。”
所羅門也無奈了。
雖然生氣,但所羅門也知道,商厲說的是實話。
錢又不是逼出來的!
光是逼商厲,沒有用。
所羅門隻好請智囊團幫忙支招。
智囊團的首席負責人開口道:“讓商厲在網上跟陳默約架。但不能馬上就打,能口嗨多久就口嗨多久。讓全網都關注兩人,轉移小藍車用戶的注意力,同時炒作商厲本人的影響力,並且在小藍車上加廣告。”
智囊團們深知“注意力經濟的重要性”。
尤其是互聯網上,甭管是黑紅,還是真紅,總之隻要有流量,那就有錢賺!
換句話說,“影響力”是一筆可觀的財富,特彆是對於科技行業的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來說。
一旦商厲無恥的開始跟陳默約架,無論陳默回應,不回應,那小藍車都將持續獲得流量。
而這筆流量最好的變現方式,就是廣告了。
小藍車起死回生,目前來看是不太可能了,但是靠著商厲沒下線的炒作,估計賺一大筆流量費,把小藍車拖到上市套現,應該不成問題。
很快,所羅門就把智囊團的意見告訴了商厲。
商厲聽完之後,嘴角一抽:“你讓我堂堂商家大少像個小混混一樣在網上跟陳默約架?!不行,我不能答應,這不符合我的身份!”
所羅門:“不答應的話,你可以試試基金會的鐵拳。”
當天。
商厲就注冊了默訊微博,以小藍車創始人的身份發表了他的第一條微博:
“陳默,我小藍車創始人商厲要跟你來一場鐵籠格鬥!有種你就應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