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4章 關廠走人!(1 / 2)

雖然,大夏是摸著石頭過河,南猴是摸著大夏過河。

但南猴的步子卻不懂「穩紮穩打」這四個字的道理。

它的步子邁的特彆大,在經濟方麵,比大夏更為激進。

在經濟改革和吸引外資上,南猴國是史無前例的激進!

它不僅允許土地私有,而且還不限製外資的持股比例。

南猴國基本上做到了從不關係資金從哪裡來,隻關心資金到哪兒去。

因為重生,陳默知道南猴國投資在金融暴雷之前是一塊大肥肉,於是從港股大戰之後,就派人一直布局南猴投資。

巔峰時期的南猴國,外資占到了南猴固定資產總額的49.2%。

想想有多恐怖吧!

一個國家,有差不多一半的資產居然是屬於外國人的!

所有的經濟活動,幾乎都被外資給控製著。

這一世,陳默的在南猴的投資占南猴固定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恐怖的20%!

遠高於東方發展中的國家18.1%的水平線。

外資過低,說明這個國家沒有吸引力。

外資過高……那可就有點兒危險了,國家就有被拿捏的風險。

就拿南猴的製造業來說,陳默零零散散這些年已經投資了3000多億。

算上通脹和增資部分,這3000億的投資,已經在南猴搞出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產值幾乎占到了南猴gdp的15%,出口額的四分之一,智能手機產量占全球的近一半。

即便平果和三喪跟陳默決裂了,三方依然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合作關係。

再這麼下去,陳默在南猴非得搞一個像三喪的財閥出來不可。

南猴國為什麼這麼激進?

病根在於前38年一直在打仗,打完之後完美錯過了成為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機會。

後續又被西方封鎖經濟10來年。

南猴國在看到了大夏的經濟騰飛,國力哐哐上漲後,長歎一聲說出了一句話:“我太想進步了!”

86年的時候,南猴搞了個“革新開放”,它的頂層設計,不能說是照抄大夏,隻能說是一模一樣。

然而南猴光是統一思想就折騰了好幾年,流程梳理的差不多了,哎,到了90年代了!

這個時候的大夏不僅乘上了產業轉移的風口,對於西方的資本也更有吸引力。

而南猴國無論是體量,地理位置,乃至政策上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隻能承接一點大夏不要的低端產業,賺點血汗錢。

整個90年代,南猴的發展路徑基本上就是重複了一遍大夏走過的路。

雖然國家也在快速發展,但是底子太爛了,經濟總量依然很低。

98年索羅斯做空象國引發了經濟危機,南猴國攢的那點兒外彙,一夜之間就被金融大鱷席卷一空。

國家經濟慘遭腰斬,gdp增速暴跌,所以到了2000年以後,南猴國也不再一味的照抄大夏,而是選擇性的抄。

在經濟改革和吸引外資上,南猴國選擇了大力出奇跡,激進的一批。

於是就開啟了土地私有化,無限製吸引外資的模式。

陳默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布局南猴國產業鏈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