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弓馬騎射(2 / 2)

還有晴雯的伶牙俐齒,賈蘊說她什麼,她便時時嗆你,倒不讓賈蘊無趣,算是得閒之時打發時間的樂趣吧.....

“得,擔待不擔待的,看你以後的表現,現在去把包袱拿出來,準備一百兩銀子,爺待會出去要用。”

晴雯聞言秀眉挑起,回身朝著屋裡走去,嘟囔道:“大爺要這麼多銀子乾什麼?”

賈蘊沒回應晴雯的抱怨,舒展了一番筋骨,便在院中習練著一套拳腳,沒一會身上出了一身薄汗,隨後才回到屋中,拿起毛巾擦了擦鬢發之間的汗水,而後穿上束身衣,用了早膳便接過晴雯遞過來的包袱出門去了。

西城內側的鞍轡坊,是京都最大的馬市,傳聞拿著銀子,什麼樣的好馬都能買到。

賈蘊來此的目的正是為了購置良駒。

其實國公府以軍勳立家,即便武備荒廢數十年,可馬廄房裡依然有不少良馬,即便不需騎行,便是馬車也要良馬不是?

隻不過,國公府的馬廄之中幾乎都是河曲馬。

河曲馬的體型較大,十分強健,頸肌發達,載重量極大,適合配套馬車拉物,這等馬拉車,既適用,也頗有氣勢,可惜不適用於賈蘊,他不需要這等馬匹。

一到馬市,馬牙子看見賈蘊穿著富貴,都以為是哪家世襲的公子爺來了,許多馬牙子一窩蜂的上來搶生意,

賈蘊懶得理會他們,隨意選了個又瘦又高的北方人,在他那花了三十兩買了匹蒙古馬。

蒙古馬體形矮小,其貌不揚,然而,蒙古馬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沒有失去雄悍的馬性,它們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能抵邊關寒,能揚蹄踢碎野狼的腦袋,最為關鍵的是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

同時蒙古馬相較其他馬種,有長途奔襲的特長,而且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嚴酷的自然條件。

不說其他,大乾朝騎兵所用的馬也大多都是蒙古馬。

賈蘊順帶購置了合適的韁繩、馬鞍、馬鞭,又購置了弓箭,一溜煙便到了寅時。。

時至冬季,天寒地凍。

可賈蘊原本就是在更為嚴寒的邊關熬了四年,些許寒冷到不足為慮,他不著急回府,帶上弓箭,便翻身上馬,一夾馬肚兒,駕的一聲,便騎著朝城外去了。

冷風蕭蕭,寒氣入骨,可賈蘊的心是舒暢的。

策馬奔騰,一路行至在城外河水邊,賈蘊便翻身下馬,取了弓箭便讓馬兒自個去尋水草吃。

摘弓搭箭,賈蘊試了試力道,還算順手。

此弓為一石二的弓,所謂的一石二,是滿弓的力道約一百四十四斤左右的強弓,這已是賈蘊最大的能力。

邊關將士中,能拉一石二的就是很優秀了,一般也就一石左右。

能拉開兩石的強弓,實際上必定是千裡挑一萬裡挑一的精英。

更何況,兩石弓已經是弓力的極致,再往上實際上已經是弩而非弓。

賈蘊以前也是用一石強弓,隻不過來了京城“靜養”,自是要勤加鍛煉。

賈蘊試著拉了拉,與以前一般無二,還是有些吃力。

到底是底子薄,打熬筋骨才四年,身軀不夠強橫,雙臂臂力不足。

不過賈蘊發現比以往趁手一些,也不枉他每日打熬身子。

賈蘊彎弓搭箭,拉了個滿弓,以前方大樹為目標,吃力地將羽箭射出。

“嗖嗖……”羽箭在空中發出爆鳴之聲,十箭中二……

賈蘊也不氣餒,本就是練習,準度不必過於苛責,最主要的便是習慣一石二強弓的力道,待熟悉後,再上馬騎射,到時馬上顛簸,射箭準頭就更大打折扣,需要勤加練習。

再次張弓搭箭,“嗖嗖”聲中,羽箭這次十箭而去,三箭上靶。

再次十箭射去,又是三箭上靶!

三輪箭過,賈蘊胳膊酸痛,便上前撿箭,順帶緩上一刻。

如此反複,眨眼便過了一個時辰,雙臂酸痛,偏頭瞧了瞧在河邊打著響鼻的馬兒,估摸著差不多了,便朝著馬兒走去,翻身上馬,悠哉悠哉地朝著城裡走去......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十三章弓馬騎射)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