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蘊也不拒絕,便放手讓晴雯服侍,晴雯幫著賈蘊脫了右靴,嗆鼻的味道熏的她直皺眉。
汗腳是賈蘊在邊關之時染上的,邊關之地簡陋,十天半個月的不清洗是常事,自然就成了這般。
不過晴雯也沒多說什麼,偏頭朝著屋外喊道:“梅兒,去幫大爺打洗腳水來。”
賈蘊打了個哈欠,無所謂地說道:“不必這麼麻煩,我有些乏了,先睡一覺再說。”
昨晚還是辛勞的,早些休息也好一些。
晴雯緊皺眉頭,開口道:“這可不行,這麼大的味道,要是直接躺在塌上,白瞎了那些好褥子不說,您還睡的不舒服。”
聽著晴雯這番話,賈蘊不覺好笑,這晴雯到底是為褥子著想還是為了賈蘊著想?
反正有人服侍,賈蘊也是無所謂,便任由晴雯安排,自個便大大咧咧地躺在榻上。
沒一會,梅兒端著洗腳水便走了進來,晴雯接過後便端到賈蘊床榻邊,毫不嫌棄地便幫著賈蘊洗腳。
嫩滑的手揉搓著賈蘊的汗腳,頗為舒適。
晴雯甚是仔細,賈蘊的腳丫子都搓了起來。
“爺,昨兒個做什麼去了,怎麼一晚上都沒回來。”賈蘊正享受呢,晴雯便開口問道。
賈蘊隨意道:“我去應酬去了。”
晴雯哪裡不曉得賈蘊的敷衍,隻是賈蘊是主子,不是她能置喙的,晴雯開口問便已經是逾越了。
清洗了一會,晴雯便提著賈蘊的腳放在她的懷中,從一旁拿起裹布幫賈蘊把水漬擦乾淨,把賈蘊的雙腳放回榻上,隨後長呼一口氣,道:“爺,洗好了。”
賈蘊點了點頭,旋即翻了個身,嘴裡叮囑道:“爺要歇了,院裡的事你看著安排就是,沒事彆咋咋呼呼地。”
晴雯嘟囔著個嘴,應道:“奴婢曉得。”
話罷,晴雯便端著熏臭的洗腳盆出去,順帶關上屋門,而賈蘊便安心的睡了起來。
午時一刻。
墨竹苑,書房。
賈蘊坐在書案上端著書,
如今賈蘊該做的事就是念自個的書,說不得自個還真能考上個舉人呢。
賈蘊說是寧國公府的後人,可仍是一介白身,雖是監生,可連個秀才都算不上,監生的名頭也就是讓他免了縣試罷了。
雖說監生與秀才名頭上大徑相同,可實際卻相差甚遠,秀才可以做監生,監生不一定是秀才。
不光如此,便是在民間的地位也相差甚遠。
科舉一道,其路漫漫其修遠兮,秀才之上還有舉人進士,怎麼也輪不到個秀才占一等,但進士都去做官,舉人居鄉者也不多,鄉間常見有功名之人,非“先生”即“相公”,尊敬的不得了,鄉間有許多事情,必須要請秀才幫忙的。
譬如說結婚迎親時,稍有資財之家,便必須請兩個秀才做伴郎。而女家所請陪伴新郎之人,也必須是秀才。再如喪事之讚禮,也必須用秀才。尤其是知縣有公事下鄉,雖有紳士,但陪知縣起坐之人,也必須用秀才。
還有一層,就是以上這種種都是有上好的席麵吃,這是老百姓第一羨慕的事兒,所以才有俗諺道:“秀才吃得真是美,大米白麵偎著嘴。”
大乾朝秀才每月可以從官府領到一兩白銀,還可以去領大米,一天一升,偶爾還會有魚肉,油,鹽等等。所以說,秀才就算是什麼也不乾,隻要考過了,也餓不死了。
更為重要的是秀才夫妻可免“丁銀”、可免雜賦、可免徭役、可免五十畝田稅。
秀才尚且如此,舉人就更加不一般,中了舉,那便不是白身,而是正兒八經的官身。
雖不能馬上做官,但也算是半隻腳踏入了官場,見到當地官員也可以不用行禮,同時朝廷還會發放俸祿。
尤其是賦稅這一塊,那可是香餑餑,大乾朝的賦稅太重,重到自耕農寧願把財產送給鄉紳求得免稅的地步,若是賈蘊中了舉,許多人家會上趕著把田產掛到賈蘊名下,雖然要被賈蘊抽一部分,但是這部分要比稅少,也能求得生存。
兩百畝的田地,這也是一筆不菲的利潤。
至於進士,那是從雲之路,不必多談,正因為科舉的種種利處,賈蘊先前才會想著靠科舉掙一番前程。
隻是命運無常,賈蘊反倒是棄文從武,本末倒置了。
如今崇明帝給了機會,賈蘊也該是好生思量,若是有了官身,自己即便是在軍隊發展,那升遷之路也不是白身能媲美的。
開國近百年,武夫的地位早就不如讀書人,建功立業,談何容易.......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十七章科舉的好處)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