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沒有在這裡安營紮寨,而是讓一千騎兵保持陣型,原地休息,耐心等待。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遠處出現了一隊騎兵,從數量來看,隻有一百多人,後麵還有一麵孫字大旗。
陸川微微點頭,看來孫策沒有讓他失望,還認當年那筆貸款。
隻不過讓陸川意外的是,孫策竟然隻帶了一百多人就過來,難道就不怕他突然出手,把孫策給滅了嗎?
還是說,孫策麾下,就隻有這一百多騎兵?
孫策能平定江東,必然不是沒有腦子的莽夫,就算再相信陸川對他沒有惡意,也不可能一點防備都沒有,所以多半是第二種可能。
江東多河流,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所以孫策麾下沒有這麼多騎兵也是正常的。
再說了,孫策如今也是寄人籬下的狀態,如果不是當初從陸川這裡得到了兩千萬錢的資助,他連最基本的軍隊都拉不起來,更不要說組建騎兵了。
所以孫策受到經濟的製約,無法組建大量騎兵,才是正常現象。
果然,孫策帶領的一百多騎兵靠近之後,陸川發現這一百多騎兵身上竟然連完整的盔甲少見。
再看看陸川身後這一千騎兵,武器盔甲齊全,戰力強悍,絕對不是孫策這一百多騎兵能比的。
孫策靠近之後也發現了這一點,眼神中閃過了幾分羨慕。
為什麼他麾下就沒有如此雄壯的騎兵呢?
“伯符,好久不見啊。”
陸川主動跟孫策打招呼。
“是啊,真的是,好久不見。”
孫策下馬,看著陸川的眼神有些複雜。
這些年他雖然在守孝,但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消息。
自從接受了陸川的貸款之後,他就開始著重留意陸縣和陸川的消息,然後就知道陸縣在陸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甚至已經超過了當初的洛陽和長安,麾下士兵更是超過十萬,雄踞一方,就連兗州牧曹操都拿陸川沒有辦法,經常在陸川手裡吃癟。
在對比一下自己的情況,孫策覺得他和陸川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守孝結束之後,他也想過要不要去找陸川,但是最後他還是決定去投靠袁術。
一方麵是他父親孫堅就投靠過袁術,另一方麵是袁術能給他謀一個出身,而陸川卻不行。
隻是他投靠袁術之後才發現想要通過袁術謀一個出身,著實不太容易。
袁術就是看中了他能征善戰,擺明了要把他當成工具人來用,卻絲毫不提給他一個合適的職位。
他付出了這麼多努力,卻看不到回報;
而陸川雖然隻是一個縣令,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能看到明確的回報。
所以他是真的羨慕陸川。
陸川也下馬來到孫策麵前,“原本我還以為你不會出來和我相見,如今看來,還是我多慮了啊。”
孫策失笑,“陸大人莫非認為我是言而無信之人嗎?當初陸大人願意給我兩千萬錢的貸款,幫助我拉起一支軍隊,給了我爭霸天下的資格,如今我又怎麼可能會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