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萬人口養三十萬士兵,這個壓力還是太大了。
所以陸川在下達招募新兵的命令之後,又頒布了另外一個政策,減免稅負。
陳留北部,所有改造過的縣城範圍內,所有農民三年內稅負減半,所有商人稅負減免兩成!
陸縣的人口已經不少了,陳留郡這二百多萬人口有一大半都集中在陸縣附近,而陳留郡北部卻沒什麼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為了儘快補充人口,陸川才製定了這樣的政策。
兗州已經被曹操平定了,賊寇幾乎消失,流民就更少了,所以單純收攏流民已經不能讓陳留郡人口繼續增加了,必須要用點彆的辦法。
減免稅負的政策剛好就能吸引人口,再加上陸縣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也不用擔心受到戰亂的波及,完全可以當做標杆來進行宣傳,但凡知道這邊情況的人,誰不心動?
所以這個政策剛剛頒布,就已經有人從河內、東郡、濟陰、潁川等地進入陳留,打算在這裡定居。
陸川也提前安排了官員和軍隊維持秩序,按照他的計劃,將湧入陳留的人口安排在北部縣城之中,陳留北部的人口開始快速增加。
但這依舊不能讓陸川滿足,他又讓陸金在周圍郡縣大肆宣傳陳留減免稅收的政策,爭取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人口。
雙管齊下,周邊郡縣湧入陳留的人口就更多了,短短一個月竟然就有超過十萬人進入陳留,並且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但這樣一來,曹操就不高興了。
大量人口湧入陳留,直接導致他在兗州境內的人口減少。
一個月減少十萬人,這難道還不夠恐怖嗎?
在如今這個年代,一個縣城加上附近的村莊,都不一定能有十萬人!
這等於一個月的時間,曹操控製的區域內減少至少一個縣城的人口!
要是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他能夠控製的人口還能剩下多少?
這簡直就是釜底抽薪!
曹操已經開始坐立不安了,把荀彧和程昱叫過來商量對策,讓他們趕緊想辦法。
但是荀彧和程昱又能有什麼辦法?
人家陸川願意拿出真金白銀吸引人口,給出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稅收減免,所以人們才願意去陳留,他曹操能給出來什麼樣的條件?
曹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心裡滿是無奈。
他覺得陸川就是他的克星。
對比曹操的無奈,陸川就高興起來了。
大量人口的湧入就是陸縣發展的底氣!
有了底氣,他就能真正做出一番事業,而不是委屈在陸縣,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
在大量人口湧入陳留的時候,陸川終於再一次悠閒起來,可以在院子裡喝茶了。
蔡琰已經嫁過來了,陸川當然要給蔡琰也找一個差事,讓她這個才女發揮作用。
想來想去,好像就隻有學校最適合她。
蔡邕當校長,蔡琰過去幫忙,這個安排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學校那邊也不忙,畢竟蔡邕的名聲和地位擺在這裡,那些個學生不敢造次,管理起來很輕鬆,所以蔡琰發現陸川悠閒下來的時候,就回來給陸川煮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