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刀開明月環(1 / 2)

大唐梟賊 曲墨封 2778 字 23天前

“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寇謙之年歲已過而立之年,天庭飽滿,地格方圓。濃眉大眼,目有精光,隆準龍顏,氣衝霄漢,端地是一副上將之姿。

他策馬疾馳,在馬上縱聲作歌,唱的是北朝樂府民歌《企喻歌》,歌聲粗獷雄渾,大有自草原大漠席卷而來的蒼風豪氣。

這首歌也極為應景。二十八星雲突騎,便將過萬草軍突襲一衝兩段,全身而退,相比鷂子擊散群雀,又有什麼差異?

黃巢軍將士聽得此歌,一個個恥恨無比,卻難以反駁。

泰寧軍陣中,更有鐵笛勁吹之聲響起,如滄海龍吟,穿雲九轉,越來越高亢,最後幾要穿金裂石,吹的正是漢樂府中二十八橫吹曲之一中的《梅花落》。

曲聲激發下,寇謙之腰間的井中月長刀,也變得精芒暴漲,皎皎如月,當真是——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這口井中月並非其先祖寇仲手中原來那把赫赫有名的同名寶刀,而是寇謙之親覓名匠仿製而成,雖然是仿品,威力並不在原品之下。

此刀平時刀身暗啞無光,初看第一眼似乎平平無奇,更沒有任何華美紋飾,但細窺卻能發現一種高古樸拙的氣質,令人不可小覷。若用刀者是高手,全力施為,刀芒便會迸發而出,令人目眩神馳。

“泰寧健兒,隨吾衝鋒!馬足所向,八荒踏破!”

寇謙之抗聲高喝,吹動青牛角號角,不僅僅是號令二十八星雲突騎,更是告知泰寧全軍,預備發動再一次進攻。

“大帥萬勝!副帥萬勝!殺儘草賊,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泰寧士卒紛紛壯聲大呼相應。

一人之聲,細若蚊蚋,十人之聲,人聲鼎沸,百人之聲,振聾發聵,千人之聲,沸反盈天。

成千上萬雪帥軍異口同聲高呼,形成一種“百萬一心”的氣勢,士氣愈發高昂,人人有血戰之心,直欲將眼前的草賊橫吞!

黃巢畢竟練兵嚴整,之前乃是被寇謙之自極高的塬台上衝擊而下,打了個措手不及,吃了不小的虧。在星雲二十八騎殺出陣外之後,他便早已在戎車之上,揮刀下令,重整陣勢。

“大纛有令,盾兵豫備!”

黃巢的中軍大纛迎風招展,將軍令傳向全軍,頃刻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掉轉頭迎戰泰寧軍。不僅僅是正麵,兩側的持盾戰士也紛紛列成盾牆,一麵麵五邊形長牌聯結在一起,將後方的將士掩護得滴水不漏。

盾兵隻以左手持短兵,主要的任務還是掩護後方的長槍手。由於林中作戰不便,黃巢此番出戰並沒有帶上他素來依賴的戰車部隊,隻能靠盾兵阻礙敵軍的騎兵衝鋒。

即以“星雲二十八騎”之勇,要直衝聯成長牆,下邊還有一排排冷森森長槍刺出來的盾陣,也絕非易事。

然而隻見寇謙之一聲令下,二十八名星雲精騎頃刻分作兩脅,馳在泰寧軍兩翼前方。而其他的泰寧軍騎兵,也聚集過去,雖數量不多,但有寇謙之支撐士氣,一個個鬥誌衝天,隻想要大殺一場痛快展露身手,生死儘皆置之度外。

“黃巢軍的小崽子們,讓你們好好嘗嘗姑奶奶蛇矛的滋味!”

領導左翼的“青龍”田珺嘴裡迸出一聲豪爽的大喝,一杆蛇矛迎著流麗日色,抖得如金蛇亂舞,所過之處,草軍戰士如割草一般倒地。

“玄武”高思繼一襲銀槍白馬,指揮“星雲二十八騎”的右翼。他麵容剛硬冷峻,沉默寡言,倒似國初的名將,綽號“冷麵寒槍”的羅成羅士信一般。

但他下手卻似比“青龍”還要狠辣,下手專刺咽喉、眼睛等薄弱處,既快且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