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茹穿戴整齊,便隨著王府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碼頭,幽王妃內的所有人都緊張的要死。
她雖是孕婦,但在交州的地位可不低。
而且,她背後代表著的不隻是幽王府,更是趙王府。
她與李昭同時出現,便意味著交州學院和幽王府對這些人才的足夠重視。
現在全天下都知道李昭有多寵趙靜茹,也知道趙靜茹在交州的地位有多高。
甚至外界都流傳出,幽王妃趙靜茹如果親自出來迎接,那一定就是交州最高規格的禮儀,沒有之一。
按理說,這批人是來交州學院就職的,自然是當不起這樣的規格。
但彆忘了,趙靜茹對李昭的事業是萬分支持的。
因為她比誰都清楚,李昭做這些有多麼不容易,就光是請這些人出動,李昭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去年還在京師的時候,李昭就已經開始走關係了。
可以說,去年除了在京師搞風搞雨,搞走無數大家族的糧食外,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悄然出動,請這些大人物們出山。
如果李昭是正常請,肯定請不動。
其次,如果他正常請,一定會有很多人給他製造麻煩和波折。
李昭為了請動這些人出山,費了不少的力氣。
如果沒有趙靜茹幫襯,這裡麵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不會答應李昭。
有本事的人都很清高的,特彆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
司農監的大人還好,被李昭威逼利誘一番也就答應了。
理學院的人才空有一身本事,也往往得不到施展,最終的命運無外乎就是進入戶部或者是下放在各個地方做一個主管糧食、財政這些基本的活兒小官。
他們一輩子的命運大概也就是如此。
但戶部又豈是那麼好進的?
武國絕大多數的理科官員隻有不到兩成是可以進入戶部的,其餘的上都沒機會。
這並不是說武國的政策有問題,而這個社會便是如此。
朝堂的講究太多,人情來往也太多。
每一任皇帝都是拚出來的皇位,位置自然是要給有功之臣。
戶部便不可避免的塞人進去。
憑著自己本事考上理科的人,其身份背景絕大部分都是不如有背景的人。
這般情況下,他們如何競爭得過?
如果不是真的才能很強大,或者是被上級所喜歡,又有幾個人能順順利利的進入六部?
進入六部便意味著騰飛,這種好機會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會留給自己的族人。
這便是血淋淋的現實。
很多人都是不受重用的。
可即便如此,依舊有人願意死守,願意堅持。
理學人才武國也有,甚至還不在少數,抑鬱不得誌的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但李昭要的人也並不是很多,他是經過收集信息,最後才從一批人中挑選的。
他要的是雙向奔赴。
如果名單上的人不答應,或者清高,或者是單純的覺得他李昭不成事。
那沒關係,不要就是了。
如果說,對自己的本事還有對他李昭這個人一點都不了解,就敢跟著他莽的,他李昭也絕對不會讓這個人輸。
碼頭。
風景依舊,人來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