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隻上,這群人穿著是青色的儒衫。
雖然他們學的乃是理科,但也是以讀書人自居的。
學理科的人並不是單純的隻學理科,其餘的也都學。
其餘人立即著急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和儀容,免得在這般盛大的場合出糗。
支宜春眸光略過繁華熱鬨的交州,心裡還是不免有些擔心,他很怕來到交州後做的事情和在京師內是沒有區彆的。
他是有遠大抱負和想法的,更想將理學學科發揚光大。
他是一個純粹學術性的人才,但他又很清楚,不管是在哪裡,都不可能有他這樣的人存在。
因為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是名利場,即便是學院內,也大概率是躲不掉的。
在經曆了這麼多事情後,支宜春其實已經慢慢放棄了做個純粹的學術性人才了。
隻要這邊沒有那麼多的明爭暗鬥,可以專心的搞些理學研究,他就很滿足。
若是理學真能在交州大放光彩,他也算是不虛此行。
與支宜春差不多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
理學在李昭看來,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他自己更是身兼理學院的院長之職,足以可見其重視程度。
因此,當船隻停泊靠岸後,支宜春等人便一起下來了。
“見過幽王殿下,幽王妃!”
“無需多禮。”李昭含笑道。
理學人才稍微多一些,因為李昭知道,這個學科必然會在未來大放光彩。
因此,要讓孩子們都開始嘗試、學習並且喜歡上這門學科,還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李昭帶著這群人先回幽王府,並安排他們先住下。
既然都是學術性的人才,禮遇給的高一點也是沒關係的。
李昭在招待他們後,便去忙了。
隨後兩日,便是國學院的那群大儒來了。
李昭和趙靜茹再次迎接。
不過,這群大儒可不是好相處的。
他們當初隻知道是來交州學院教書,李昭還承諾了一大堆,結果還是沒說動這些家夥。
最終還是趙靜茹出馬,動用了一部分的情誼,這才讓闞元勳、李綱等當代大儒們願意來此。
他們對教書育人很感興趣。
隻是後來聽說,他們要教育的依舊是那群混賬東西的時候,想反悔已經來不及了。
無數大儒當日悲憤的喊出“李昭誤我”,已經是早就傳的京師皆知。
這麼說吧,二世祖混賬起來根本不認這群先生。
上課不認真聽講,呼呼大睡都是小意思。
嚴重一點的則是直接整蠱這些大儒們,反正大儒們也奈何不得他們。
戒尺懲罰這種手段,小混賬們是一點都不怕。
反倒是大儒們對教育這群人有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但大儒也是人,也是要麵子的。
他們也沒想到,善良醇厚的趙靜茹竟然幫著李昭一起坑他們。
如今來交州的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的。
之前小混蛋們年紀小的時候,他們都沒有絲毫辦法。
如今小混蛋們還長大了,更目中無人,他們如何能教?
如何敢教?
“哎……李昭誤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