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在一番思考下還是決定暫時不給張嫣皇宮的財政權,隻要張嫣暫時沒有財政權,他的一切就還可以處於朱由校的檢測之下,所以這也隻能委屈這位自己奶奶級彆的人在辛苦幾年了。反正現在的劉昭妃也才五十來歲。
“行,老身就在喧賓奪主一段時,對了皇上,由檢,今年也11歲了,你們的父皇早早的便大行了。老身我呀有個不情之請,想請皇上您早日為由檢封王。”
朱由校看著劉昭妃,朱由檢封王,在曆史上確實是天啟二年的事。眼下劉昭妃想要給朱由檢封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可朱由檢畢竟是在朱由校被整死後繼任大明皇帝的人,朱由校也是難免有所揣測。
“嗯,對。父皇臨終前將由檢托付給了我,父皇走的早,外麵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眼下也是該讓由檢早早地立門戶了。”
朱由校在刹那般思考後,便決定給朱由檢封王。不過朱由校此刻也是想好了對大明的後續之策,自己改革一旦侵犯這群文官的利益,自己被搞死也是必然的。可為了漢家天下也必須要挑選出一位能繼承自己的明君。
北京,長安門大街。原先的成國公府在一陣劈裡啪啦的鞭炮響聲後,也是掛上了新的招牌——信王府。
門口人頭攢動,單從王府位置朝堂之中的眾人便看出了,朱由校對這位弟弟的關心。朱由校並沒有選擇讓朱由檢和自己的那三位王叔一起住十王府,而是另開了宅院。這在大明朝後麵的百餘年曆史上也是很罕見的。
雖然十王府條件也算是很好,畢竟老朱家在對自己人這方麵也算是沒得挑。可十王府和這經營兩百年的成國公府確實有點寒酸了。
此刻成國公府內,朱由校也是悄悄的帶人摸出了宮。
“皇兄,您怎麼親自來了。”
朱由檢雖然一臉稚嫩,可這兩年在劉昭妃的照顧下,也是非常的知書達理。恭敬的對著自己這位貴為天子的皇兄說道。
“哥哥來看看你,俗話說的好,長兄如父,如今你就要自立門戶了,我這大哥哥的還是有點不放心。丫鬟太監,洗漱用品什麼我都給你帶來了,你一會看看要是還少什麼,就跟王承恩或者曹化淳說。”
朱由校邊說,邊摸了摸稚嫩的朱由檢的頭。身旁的劉太妃幾人也被這一幕“兄弟情深”所感動了起來。
“另外,由檢你的教育可不能停,朕和祖母大人商議了,以後你每日進宮一三五在文淵閣跟隨諸位閣老學習,二四六則是進武英殿跟軍機處跟諸位大人學習。這第七天嗎,你就休息,在宮內好好陪陪妹妹玩。要是有什麼不懂的,你就直接問諸位大人,當然也可以問朕。朕告訴你,朕可是要檢查你的功課的哦!”
朱由校一臉嚴肅的看著朱由檢,朱由檢此刻有點懵了,雖然他年幼,可畢竟也是生長在皇家,自古皇家無親情,這大明朝的皇室也是一樣。而且這麼多年大明朝對待藩王的政策一直也是養豬政策,曾幾何時,他也是一直幻想以後在自己的封地內老老實實讀書,終老一生,可沒想到自己的哥哥會選擇對自己進行這樣的教育模式。
朱由校看著出身的朱由檢,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這位弟弟在想什麼。大明朝養豬政策,在朱由校看來實在是落實了。他要學的是清王朝,儘管滿清奴隸製落後統治,可在藩王這一方麵確實是強的太多,畢竟滿清這麼多年也沒出現一個藩王造反,而且藩王還全部老老實實的乾活。
“聽到沒有。”
朱由校嚴厲的聲音,將朱由檢從思考中喚了回來,顧不上多想,他隻得趕快跪下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