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孫承宗進京(2 / 2)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如今已經是八月,也整該是一個忙碌的季節。到處可見農耕回來的百姓,路過村口,大樹下耄耋之年的老者正在樹下乘涼,池塘邊,草地上。還沒有上學的小孩正在幫著家裡割草放牧。恬淡安寧,無比閒適的農村生活。孫承宗仿佛是步入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回想一年多前,孫承宗剛剛出京的時候,走的也是這條路。可一年前他看到的是遍地狼藉,困苦的百姓早已經失去了生的希望,田間勞動的百姓一個個的身材消瘦,一桌破爛,麻木的在地上勞作。

騎著大馬,唱著歌。懷著喜悅的心情孫承宗千裡迢迢終於是來到了北京城。

如今北京城內外已經在修繕之中,不少地方還可以看到正在勞動的工人。城內,商業更加發達了起來,街道上的行人比起以前更多了,人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孫承宗特意的繞了一下路,選擇了從崇文門進去。如今崇文門稅關也重新開設一年多了,相比於以前甚至是去年時候的蕭條,如今的崇文門仿佛改天換地一樣。過往客商自覺的在稅關門口排起了長隊。雖然有幾名兵丁在維持秩序,可在他看來,感覺並不需要。

天安門門口,朱由校攜信王朱由檢從深宮中罕見的走了出來,不僅僅是皇上,輔助皇城京城秩序的惠安伯,衛城伯,也都隨同朱由校一起在這等著。

從遠處的天際下,孫承宗的馬晃晃的出現。蒙古馬瘦下,在魁梧的孫承宗胯下,大有一種張果老騎驢的模樣。“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隻可惜此處沒有“斷腸人在天涯。”

遠處,孫承宗看到,金水橋對麵皇帝儀仗展現,立刻明白,皇帝朱由校這是親自出來迎接他了。

催趕馬匹自奮進。一到金水橋,孫承宗立刻翻身下馬,一旁早已經等候的校尉,立刻趕了過來,替孫承宗牽馬。朱由校攜朱由檢也開始往這邊趕來。

金水橋中,君臣三人喜相逢。在孫承宗還沒來得及行禮之時,朱由校便和朱由檢恭恭敬敬的朝著孫承宗鞠一躬。

“皇上,信王殿下,您這是折煞老臣了。”

羽林牽馬,天子降階,古往今來除了他孫承宗也隻有當初大漢的衛青享受過了。

“先生客氣了,這是弟子拜師之禮,先生以自身教導我們兄弟二人,自然是受得起這一份大禮。”

聞言,孫承宗也是激動的落下了淚水,天子這一番話,這一番動作儘管更多的是作秀,可這樣一份殊榮在“君臣觀念”固守的古代,還是引起了極大的動蕩。

說罷,朱由校拉著淚眼婆娑的孫承宗和信王朱由校大步的走向天安門,朝著皇宮深處走去。

西苑中,此刻朱由校已經擺好了宴席,內閣,軍機處,京軍,勳貴。在京的二品以上官員此刻全部都已經趕到了西苑中,參加朱由校給孫承宗的接風宴中。

二龍出門相迎,天下誰人還可以有此待遇!也隻有兩朝帝師孫承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