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看到朱由校感興趣的對自己發問,立刻也是明白皇上的意思。趕忙恭敬的回答道
“皇上,這兩個全是是從寧夏邊軍來的,左邊這個人叫虎大威,右邊那個叫猛如虎。”
“好好好!倒真是兩隻猛虎啊!”
此刻看著二人精彩的表演朱由校不由得鼓起掌來。自己也是萬萬沒想到經過自己這兩年的動作,居然再悄悄的改變著人們對於軍事的看法,居然就連在曆史上不認識字,所以沒有參加武舉的兩隻老虎也參加了。想到這朱由校認為這次的武舉中肯定將會有更多明末時期的著名武將參加,在將星如雲的這一場比賽中不知道吳三桂那倒黴父親能不能跟曆史上一樣再一次拔得頭籌!
經過七天左右的考試,加策論改卷子。這一場武舉的考試的“皇榜”掛上了天安門外的牆上,這次的皇榜朱由校采用了打分製,所以也是格外的清晰明確。
“第一名,鄭維城,尤世祿97.6分”
“第二名劉之弦,嚴從雲,張名振95.2分”
……
伴隨著鴻臚寺官員一聲聲的喊著,的結束了。
儘管錄取名額比曆史上多了近四倍,但競爭依然是殘酷的。有人歡喜,自然有人哀愁。有人金榜題名,就有人名落孫山。不過虎大威和猛如虎兩兄弟儘管在前麵的科目中表現得非常突出,甚至前三門都是滿分的成績。隻可惜二人作為歸化過來的蒙古人,文化上實在是欠缺,最終一個拿到了二百七十名,一個拿到了三百六十名。儘管這是個不上不下的成績,但是二人已經是很滿足這個成績了。
而且從遼東遠道而來的低級軍官吳襄,這次也是不負朱由校的希望,在強者如雲的這次考試中居然考到了第三十名。
乾清宮中,朱由校看著這一份長達數頁的名單,內心中已是抑製不住的喜悅。
“南明最後的大將軍如今隻有19歲的張名振,邊軍悍將尤世祿,邊軍虎大威,猛如虎……一大批的名將出現在名單上,這次的考試真可謂將星如雲啊!”
朱由校高興的將奏章放到另一邊,對著張維賢抑製不住興奮的說到
“國公爺,這群武舉人就按照咱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全部投入軍校學習一段時間吧!”
“是,皇上!”
隨著朱由校的一聲吩咐,所有的武舉人們全部被投入到了軍校中進行著短暫的學習。在大明軍校的校場上,這群新科舉人們揮灑著自己的汗水,正在努力書寫著大明軍隊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