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北元朝廷建立之初,曾經在今東北內蒙古地區設立了所謂的兀良哈三衛。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這支蒙古人一直在這裡繁衍生息。大明開國之初,奉天靖難之時明成祖朱棣也是憑借著這三萬精銳的蒙古騎兵方才有了和南方政府軍徹底抗衡的資本。
但從明成祖朱棣這個馬上皇帝以後,大明朝的皇帝日漸萎靡,伴隨著文官集團的不斷掌權大明朝對北邊的蒙古掌控力也在逐漸削弱。早在嘉靖年間這朵顏三衛就已經逐漸走上了和明朝相對的道路。
炒花父親虎喇哈乃是蒙古一代大汗達延汗的孫子,受封出任內喀爾喀五部首領,從那開始一直到現在的五部首領炒花大汗。遼河河套地區就一直在他們家族的掌控之中。
原先福餘衛的衛所住址也是現在的炒花大營外,炒花大汗率領著歸降大明的三個部落首領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明朝使者的到來。
遠處早已是一片白雪茫茫。在蒼茫的雪地中一批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明軍正頂著漫天風雪,冒著嚴寒快速的朝著那邊急行軍。
明軍士兵的金盔上此刻早已經沾滿了白雪,但這一批從京城而來的,皇帝最親信的明軍士兵沒有一個人說什麼,整支軍隊寂靜無聲。每一匹戰馬旁都掛著長長的雁翎刀,一杆杆三眼神銃,長槊都在士兵的手中緊緊的握著。
戰馬無聲,軍隊亦是無聲。就這樣在蒼茫的雪地裡行走著。人馬雪三者此刻早已融為一體。唯一能夠在這漫天風雪裡分辨出這支軍隊的,也隻有那一杆杆迎著北風,獵獵的紅色戰旗。
明軍就要到了,最年長的炒花大汗率先跪在大營門口,高高的舉起那一柄跟隨自己戎馬一生的彎刀。身後兀班部首領,喀爾喀之虎宰塞,紮魯特部首領伊勒登,勒諾顏也都有樣學樣舉起了跟隨自己征戰一生的戰刀。
儘管紮魯特部兩位大汗,內心之中仍有很強的敵意。雖然他們倆對明軍多少有點不服氣,這樣的投降儀式在他們看來更是對自己的一場折辱。他們倆也和明軍打了好多年的仗,不管是李成梁,還是李如鬆亦或是馬林,杜鬆這些明朝的當世名將,又有幾個真真正正的在戰場上將他們徹底打服過。
遠處無聲,那一支頂著風雪的大軍漸漸出現在他們的眼底。最前麵,身穿著大紅色麒麟服,頭上帶著金冠的張立極,一身繁華,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顯示著最前麵的最前麵的這個年輕人的身份顯赫。張立極棗紅色的戰馬上,掛著一柄裝飾精美的戰刀,這是當年他的祖先張輔陪同成祖遠征漠北時所用的指揮寶劍。如今這柄寶劍再次出現在這個當年大明的死敵的地盤之上!
張立極身後,緊緊跟隨著身著從三品朝服的畢自肅,以及從朱由校的親軍中特意征調而來的兩千精銳騎兵。
大寨門前,張立極率先停下戰馬。身後兩千騎兵在指揮官江應詔的指揮下迅速排開陣型,黑壓壓的明軍給蒙古人帶來了極大的威懾感。
此刻整個大寨門前一片寂靜。也隻有裹挾著北風被吹動起來的戰旗,發出著呼呼的風的聲音。兩千名軍齊刷刷的向著前方看去,一柄柄足夠敵人膽寒的長槊槍尖直指地上。
看著這樣一支精銳的騎兵,剛才還有點瞧不起明軍的伊勒登和勒諾顏,無比為自己的自大感到懊悔。但也無不為自己沒有與這樣的一支軍隊為敵而感到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