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椅子上的朱由校,又怎麼看不出劉鴻訓的那點小心思。隻是劉鴻訓並不適合前往陝西,畢竟這可是難得的把韓爌暫時踢出去的好機會。朱由校在略微思考一下之後,立刻果斷的說到
“另外傳旨李養正,讓他無論如何給我保證水路暢通。要是賑災糧食晚到一天我就先砍了他的腦袋。傳旨南京戶部尚書陳薦從南京府庫裡給朕用最快的時間把物資送到陝西。韓閣老,人命關天這一來一去就得月餘,山東的經驗值得推廣,賑災不能隻管一時,哪裡破了補哪裡,得未雨綢陝西以後問題還很多,正好趁這個機會把水利,交通都搞一搞,這一路上隻怕是辛苦你了。還有你劉閣老,教育乃是百年大計,重要意義不用朕再多說了,還請你務必多操點心。”
隨著朱由校一番安排,眾人立刻散去投入到緊張的賑濟工作。
眾人走了,朱由校也從桌子上將孫傳庭的那一封密信拿了起來。戴上水晶眼鏡仔細的看看印封後,立刻撕開信封。掏出裡麵的書信後立刻看了起來。
“大膽!這秦王和韓王好大的膽子!”
在快速的看了一眼後,朱由校憤怒的把書信砸在了桌子上。雙手支撐著桌子幾乎用儘了全部力氣喊到
“主子,您可千萬不要氣壞了身子,這大明,這九州萬方可還得您老人家擔著呢。”
見到朱由校憤怒起來,王承恩立刻走上前來,輕輕的給朱由校捶了捶背,說道。
“朕沒事,大伴啊!你說咱們大明是不是對這些親王太寬容了!朕殺過了一個蜀王了,是不是要朕在殺一個秦王這些人才能老實!”
突然被朱由校問這樣一個問題,王承恩也不敢說話。朱由校緩緩的坐到了椅子上。王承恩隻是在一旁輕輕的給朱由校捶著肩膀。
“算了,算了。這樣的事你也說不得!終究是我們朱家欠大明百姓的!大伴啊,許顯純回來了嗎?”
“回主子,許指揮使前兩天剛回到京城。”
“行,告訴許顯存讓他再出去一趟。駱思恭終究是老了!”
“是主子。”
說著王承恩就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緩緩的朝著外麵退了出去。
“哦,告訴許顯純和駱思恭,那個李若璉不錯,朕也不另外賞賜他什麼了,就先升個千戶乾吧!”
“是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