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朝文武百官的山呼聲中,朱由校在身旁人攙扶下,緩緩的從戰馬上跳了下來。大步的向著人群最中間處早已經事先搭建好的高台之上走去。站在高台之上,靜靜的看著大的“明”字在風中飄動。
自己麵前,這一支最精銳的明軍騎兵在盧象升的帶領下滿臉激動,也是滿臉亢奮之色。
“諸位大明朝的官員們!各位大明朝的英雄們!平身吧!自我太祖高皇帝匡扶中華,再造華夏以來,北邊的蒙古殘部一直是賊心不死。數次擾我社稷,殺我子民,奸汙我婦人。諸位這一樁樁,一件件大家能忍嗎?”
“不能!不能!不能!”
隨著朱由校的聲音落下,遠處的騎兵隊伍中一聲聲整齊的喊聲立刻響徹整個京城之中。
場內逐漸安靜起來,朱由校看著麵前的騎兵再次喊道
“我華夏自古開國以來,一直崇文尚禮,我天朝有好生之德。更是自世宗皇帝以來對關外的蒙古諸部是多有忍讓,昔年穆宗皇帝隆慶開關,更給潦倒中的蒙古土默特部以一線生機,並冊封其為我大明朝順義王。但是這個順義王,上不思天恩,下不撫黎民百姓。自朕禦宇以來,其屢次三番侵犯我長城以內,殺我軍民!諸位大明朝的英雄們你們說該怎麼辦?”
“殺!殺!殺!”
奉天門前巨大的喊殺聲音再次響徹整個京城。
看著前麵那一個個鬥誌昂揚的明軍士兵,站在朱由校身後的文官們有人感到欣慰,也有人感覺到荒唐。
為什麼皇帝要稱這群死丘八是英雄呢?當兵打仗,拿了糧餉本來就是該做這些事,這群丘八對大明朝有什麼功勞?真正有再造華夏之功,真正匡扶社稷的難道不是他們這群文官嗎?
腐朽的官僚自然是看不慣皇帝的所作所為,但是遠處的騎兵軍陣中的盧象升此刻和他的新兄弟們,全都是異常的激動!當了這麼多年的兵,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可是也越來越讓他們糊塗,他們當兵打仗到底是為了什麼?
直到今天,朱由校一聲又一聲的“英雄”這才讓他們找到了當兵的意義!
“諸位大明朝不僅僅要靠文官治理!文官隻能治內,可內部在強大沒有足夠的軍力支撐,永遠也隻是水中浮萍。大明朝不僅僅要靠文官,更得靠你們!你們在外麵打仗,文官們才能安心治理國家!文官和武將誰也不能少!諸位,這次大戰之後,朕將會在這奉天門外,在朕所站立的地方為你們建立一個大大的豐碑!所有為大明朝奮鬥的人,為了大明犧牲的人都不應該忘記!諸位讓我們打通草原!讓蒙古人知道,寇可往,吾亦可往!大明朝不是他們的後花園!傳朕的命令:起矛!”
隨著朱由校高亢的聲音落下,前方的軍陣中在盧象升的帶領下一名名騎兵紛紛翻身一躍,坐到戰馬上。無數杆鋥亮的戰矛瞬時間被高高舉起,在陽光下無數的刺眼光影散射到眾人的眼裡。
“出征!”
“是,全軍出征!”
在這一支騎兵的最前麵稚嫩而又瘦弱的盧象升,騎在一匹棗紅色的戰馬身上。在他是腰間掛著那柄精美的戰刀。
隻見一臉青澀的盧象升,在聽到朱由校的命令後立刻揮舞起手中那一杆長長的斬馬刀,大聲的喊道
高台之上,朱由校看著這一支騎兵在盧象升的帶領下快速的朝著遠處奔馳而去。一杆杆紅旗迎著北風,發出呼呼的聲音。一匹匹戰馬,踏在青石板上發出噠噠的清響。
朱由校不由得按了按腰間的寶劍。